《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2023-04-03 05: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读书随笔》,欢迎阅读!
讲道,随笔,老师,数学,读书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

最近我在看罗明亮老师的《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当时买这本书吸引我的是书名,我想这应该是一本讲的数学知识背后的知识的书。确实如此。

书中介绍了罗老师是怎么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的数学本质的,还有意外的收获是罗老师的在实际教学中闪着灵光的小创意,看后深受启发。

如《角的度量》一课,追溯度量这一知识本源,就是所要度量的物体里含有多少个单位个体的数量。为此度量角就是确立一个统一的单位作为标准,对所要度量的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一个具体的“数”,个“数”就是对角大小的一种描述。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却总遇到这样的困惑:不管怎么教,依然会出现有一部分学生对用器量角这一技能无法正确掌握。有的教师甚至总结出“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看另一边”的口诀,学生依然错误不断。深究其因,其实是没有把握度量的本源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度量这一知识体系中,学生已经学会度量长度、面积、时间等相关知识,教师要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其深入思考角的度量和已经学过的这些度量有什么相同点,从而发现:根据度量长度要有长度单位,度量面积要有面积单位,要度量角,也要有角的度量单位。有了角的度量单位,再用它来看看所要度量的角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才能度量角的大小。明确度量本源后,教师让学生用脑海里所建立的1°角及10°角去估一估,所要度量的角,大约几度。“估角”其实是让学生利用度量的本源去思考如何量角,是量角方






法的雏形,同时也让学生在量角之前就对这个角的度数范围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估计。教师还可结合量角的具体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的度量和长度、面积的度量的本源是相同的,都要做到零刻度对齐,终点指着几就是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量单位。从知识的本源去把握度量的道理才能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量角技能。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的确我们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想方法解决,一问个究竟:如为什么1千克=1000,为什么学生用量角器画角或者读角老师出错,为什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就是学不会呢,为什么计算错误百出呢,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呢,如何跟孩子们讲清楚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呢……在教学中遇到了问题,只是想,但是不知道朝哪方面努力,如何解决。我也总在感叹,以前教书想着只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书上的知识就行了,题会,有成绩,目标就实现了。现在教书时间久了,开始思考的问题多了,看书了,也不把自己的追求放在成绩上了。

看了罗老师的思考,罗老师的方法策略,罗老师的教学设计,深深佩服罗老师的用心,每一节课都能设计的如此精妙,而每一节课的讲解都能和以前的知识相联系,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都能问个问什么,深究问题本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每一节课都有情境都有故事,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1、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2、抓住重点讲本质。 3、注重引导学生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0ab022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