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2022-08-12 03: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菩萨蛮·回文秋闺怨》,欢迎阅读!
回文,菩萨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宋代: 苏轼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赏析

上片,运用象征、寄寓手法,写了少妇见物动心的情。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与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本意是写少妇的外表美,可苏轼还是要将象征萧瑟的梧桐,与象征美女的新妆,放在一起映衬着写,且树与人共鸣,为的是突出少妇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思满怀。同样,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又进深一层从梧桐照秋,写到井花愁秋。从井花愁秋又写到少妇对羞。花与人对话,还是为了突出少妇伤感秋色衰败,春心消融,思绵绵。

下片,直写闺阁少妇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态。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首先影孤进到孤影,从夜永进到永夜,反映了少妇夜思的漫长过程。一个字,传神地贯穿始终,有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编趾西窗悄(宋代周邦彦《倒犯·新月》)的徘徨不安的情态。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进一步衬托少妇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态。互不兼容,楼已横秋,人何须眺望,一语双关,秋色值不得眺望,郎君也不能如此。

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苏轼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作该词以解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46a35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