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灞桥”和“津桥”

2022-09-12 05: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唐诗中的“灞桥”和“津桥”》,欢迎阅读!
灞桥,诗中

A Study of Baqiao and Jinqiao in Tang Poetry



作者:洪迎华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页码:97-103 年卷期:2017 5 主题词:灞桥 津桥 两京



摘要:“灞桥”和“津桥”,在唐两京占据“边界”和“节点”的地理位置。因其重要的交通意义和独特的人文风物,二者常触动唐人的“诗思”,成为诗歌创作中的常见意象。灞桥是唐人东出长安的“关口”和“门户”.灞桥飞絮的自然风景和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决定了此地宴饯常盛及相关送别诗感伤悲戚的情感特征和美学色彩。津桥是洛阳城南北往来的“焦点”和“核心”,唐人津桥所望和所写,展示了洛阳的城市形象和个体的生存感受。因洛阳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变迁,唐人的津桥诗体现出东都“时清则优偃,政弊则戚居”的变化特点。二者在唐诗中所体现审美意境的不同,折射出长安和洛阳之间首都地位和陪都地位的差异,以及事功文化和闲适文化的差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0ce560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