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及治灭方法

2023-02-12 21: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蚁及治灭方法》,欢迎阅读!
白蚁,方法

白蚁及治灭方法



白蚁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它在地球上已生存了两亿五千万年之久。尽管有人将白蚁称作白蚂蚁,但在昆虫纲的体系中,白蚁和蚂蚁分属完全不同的目,而且蚂蚁只有六千万年的生存历史。

蚂蚁属膜翅目,成虫长翅后,前翅比后翅大,而白蚁属等翅目,成虫长翅后,前后翅几乎等长。蚂蚁有四个发育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是完全变态昆虫,而白蚁只经历3个发育时期,卵、幼蚁和成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蚂蚁多为褐色、黑色或桔红色,蚁王蚁后的颜色也一致。而白蚁一般白色或黄白色。蚁王为黑褐色,蚁后的头部、身体为黑褐色,腹部为黄白色。白蚁有一对复眼和一对单眼,这在蚁王、蚁后头上非常明显,看上去很有神,但是因长期的地下生活,实际上功能早已退化。蚂蚁则有一对复眼和3只单眼。蚂蚁的触角膝状,4~13节,有弯角,胸腹间有明显细腰节,它们的表皮角质化程度髙,不怕光,多在露天场所活动,以肉食性或杂食性为主,有储备食物的习惯,有搏斗的习性。它们是白蚁的天敌。蚁王交配后就死去,蚁后独自过着孤单的生活。而白蚁的触角是念珠状,直立,就像一串糖葫芦,胸腹间交接部分宽度变化不大,它们的表皮角质化程度不髙,怕光,需隐蔽活动,喜欢吃食木质纤维素类的物质。也有搏斗的习性。蚁王终生倍伴蚁后生活,并不时的交配。从昆虫的进化史来说,白蚁其实与蟑螂的关系相接近,从现代蟑螂身上的眼睛、触须、胸腹间交接部分等来看,还能明显的发现它们来自同一个祖先----食木蟑螂。



白蚁遍布于全世界欧、亚、非、澳、美等五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45°之间。全世界已知白蚁种类有3000余种,据美国科学家的电脑模拟分析,全球白蚁资源数量人均约占0.5吨,如以白蚁的个体重量1克为计算,人类拥有的白蚁个体数人均约有50余万只。这真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

在我国40%的国土上,发现了300多种白蚁,常见的有十多种。分为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三类。白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木材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在大坝中挖掘到的黑翅土白蚁属土栖性白蚁,它们在地下的土中筑巢或地面建蚁冢,并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在非洲,白蚁的蚁塚高达几米。

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属土木两栖性白蚁。它们常住于干木、活的树木或埋在土中的木材中,以活体植物、干枯的木材为食。

专门蛀食木材中干燥、坚硬部分的截头堆砂白蚁是木栖性白蚁,在地球庞大而和谐的生物圈中,白蚁是不可替代的一环。

白蚁活动隐蔽性强,不容易发现。但专家总能根据白蚁活动的踪迹来找到它们的主巢。 下面我们去看看黑翅土白蚁是怎么生活的。 采访诸暨市白蚁防治所总工程师毛伟光:工蚁和兵蚁视觉退化而畏光,它身体的含水量高达79%,体壁薄嫩怕失水,加上白蚁的御敌能力很弱,所以它们外出去采食的时候,一定会先修筑白蚁的掩护体:这个泥被、泥线,就是白


蚁的掩护体。还有分飞孔、鸡土从菌、鹿角菌、炭棒菌等与白蚁巢有关的地面指示物。这种线条状的管道称为“泥线”,这种成片状的薄室称为“泥被”。白蚁们躲在下面繁忙的搬运食物。这种形状叫“婚飞孔”,也叫“分飞孔”。是长了翅膀的白蚁飞出主巢的地方。在“婚飞孔”里面的这个是起飞平台,供长翅蚁起飞前集合等待。这是与白蚁共生的一种菌类,叫鸡枞菌。在鸡枞菌的下面,往往连接着白蚁的菌圃,菌圃也是白蚁的副巢。鸡枞菌的地下假根,有调节副巢内空气湿度的作用。

在白蚁巢快要灭亡的时候,长出来的菌丝会聚集在一起,钻出地面,形成鹿角菌、炭棒菌。那是在六月的一个早上,专家们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长直乡东郊村的山坡上,循着黑翅土白蚁的这些踪迹,开始了挖掘。白蚁的巢穴,蚁道分杈繁多,需要不断的辨别方向,专家不时地将一根细长的树枝插入蚁道,过一会再轻轻的抽出来,边看边闻。他们知道:如果枝条上蚁酸的味道越来越浓,说明这个方向越来越接近主巢:如果枝条上攀附着的兵蚁越来愈多,也能证明继续向前挖,会越来越接近主巢。如果枝条上只有工蚁和少量兵蚁,则说明这个方向不是主巢。

下午四点,这儿先挖出了副巢。但是,挖到了副巢并不一定马上就能找到主巢,有的副巢离主巢还很远。专业人员凭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副巢离开主巢还有几米远,今天就是把它挖出来,天也要黑了,无法进行仔细的拍摄。 在离开主巢1米多远的地方,挖掘停止了。专业人员用土封住洞口。以免蚁王、蚁后受惊后,转移到其它地方去。第二天早上挖了二个来小时,就看遇到了一大批副巢,再向前,终于挖到了主巢,这就是蚁王、蚁后。像这样大小的蚁巢,在黑翅土白蚁中只能算是中等规模。 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下宫殿,让我们仔细地回顾一下。黑翅土白蚁纵横地下的白蚁王国,主要包括主巢,副巢和蚁道三部分,主巢直径小到几十厘米,大到一米多,中心是一块手掌般大小的平台,叫做王台,蚁王蚁后居住在这里;王台由特制的支架支撑着,这种悬空的结构有利于排水,成熟的白蚁巢,往往会有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副巢。副巢越多,说明白蚁家族越兴旺。几万甚至上百万只白蚁,栖息在这样一个层层叠叠、庞大的白蚁王国内。主巢和副巢之间富有层次,它们通过蚁道交错贯通,蚁道的断面都修建成拱形,非常符合力学原理,白蚁的地下巢穴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里面的温度常年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可以达95%-100%,巢内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大自然中上百倍。

我们不得不惊叹白蚁的建筑天才。白蚁是多形态社会性的昆虫,在它们的王国中,有着严格的品级制度。白蚁就生殖的角度,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非生殖型,无翅。包括工蚁、兵蚁,以及从卵孵出后至分化、发育成具体品级前的所有幼蚁。它们没有繁殖能力。二是生殖型:蚁王、蚁后和从幼蚁中分化、发育出来、长着翅膀的生殖蚁。它们有繁殖能力。各个成员都忠实地履行着自已的职责。蚁王、蚁后通常实行一夫一妻制,偶尔也有一个蚁王数个蚁后的。体长约一厘米多的蚁王在旁一生厮守着,它会不时的安慰自己的妻子,并在晚上的九到十点进行一到二分钟的交配。体长可达七、八厘米的蚁后躺在王台里,不停的、有节奏的收缩着腹部,将卵推向生殖孔,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新的生命。产卵受气温和营养条件的影响。在温带,蚁后冬天会停止产卵;在热带,蚁后一年四季都不停歇。蚁后的寿命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短的有20几年,长的可以近百年。蚁后的产卵数量依品种不同而不同,少的每天产几粒卵,多的每天可产数万粒卵。高产是它历经数亿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到四毫米长的兵蚁,负责保卫王宫里的蚁王、蚁后,以及整个蚁巢的安全。 工蚁长得最小,只有二到三毫米大做的事最多。

它们要将食物反刍给蚁王、蚁后、幼蚁吃,兵蚁的上颚突出,口器已经退化,没有办法自己进食,也需要工蚁的喂养。蚁王、蚁后、兵蚁们虽然都身处泥土筑造的王宫中,身上却是纤尘不染。那是工蚁们时时刻刻用嘴在舔刷它们的身体。

做清洁的工蚁会一拨接一拨的替换,但整个清洁工作一刻也不会停止。不少工蚁爬在蚁后身上,用嘴为蚁后按摩,帮助蠕动腹部。舔刷有时候很剧烈,蚁后腹壁的外皮被弄破了。这两只工蚁竟把下颚伸到了蚁后的腹壁内,吸食它们喜欢吃的体液。有些工蚁守在后面,蚁后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835ef98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