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

2022-08-31 04:1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学案)》,欢迎阅读!
隋唐,辉煌,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学究式”学案 科目:七年级(下册)历史 设计人: 日期: 年月日

8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2、通过对阎立本、吴道子绘画成就的介绍,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

3、通过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介绍,认识到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在壁画和彩塑方面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二、 学习重点:

1、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2、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三、 自主学习(预习)

1、回忆初一上册历史课,中国字体是怎样的一个演变过程,书法是在何时成为一门艺术的?

2、五彩缤纷的隋唐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一方面继承了前代艺术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外来艺术的优秀成分你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四、 课堂学习:

1、通过完成下列表格,你将会更深刻地体验到唐代艺术的创新特征,并感受到其魅力之所在。

艺术类别 代表

书法 颜真卿

柳公权

绘画 阎立本

吴道子

乐舞 《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舞》 《胡旋舞》



主要特色



2、我国的封建文化艺术为什么在隋唐时期如此辉煌?

五、 课堂巩固:

1.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有( )。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王羲之 ④欧阳询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人物,属于隋唐时期著名画家的是( )。 ①展子虔 ②阎立本 ③吴道子 ④顾恺之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玄宗亲自参与编创的歌舞大曲是( )。 A.《秦王破阵乐》 B.《霓裳羽衣曲》 C.《胡旋舞》 D.《绿腰舞》

4、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

A、《玄密塔碑》 B、《洛神赋图》 C、《九成宫碑》 D、《颜氏家庙碑》

5、金庸小说《神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这段话里提到的《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梦瑶 6艺术宝库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的(

A、山西大同 B、河南洛阳 C、甘肃敦煌 D、陕西西安 7、参与编创《霓裳羽衣曲》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德宗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颜公”指的是谁?





2)他的书法的特点有什么?

3)他在书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

4)与他齐名的另一位书法家是谁?创立了什么书体?

1 2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学究式”学案 科目:七年级(下册)历史 设计人: 日期: 年月日

六、 小结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官至太子少师。他善书法,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书禁中。穆宗时,有过“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笔谏佳话。据《旧唐书·柳公权传》载:“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不以为孝。外夷(指少数民族)入贡,皆别署货贝(准备专款),曰此购柳书。”唐文宗称他的字是“钟()(羲之)复生,无以加焉”。他学颜字,但能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了他们书法的不同特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笔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取名家之长,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

阎立本

阎立本(?673),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兄都擅工艺、建筑和绘画,驰名隋唐间。阎立本继承家学,曾任将作大臣、工部尚书,累官至中书令。他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尤其精于肖像,善于刻画性格。如《历代帝王图》,共画了13个皇帝及一些侍从。其中,威胁汉献帝禅让的魏文帝曹丕,是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为恢复汉祚而劳碌一生的蜀主刘备,带有愁苦的模样;割据江东,自立为王的吴主孙权,表现出桀骜不驯的神情。画家根据三人的经历,画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使观者如见其人(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历代帝王图》今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阎立本所画《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吐番赞普松赞干布派来向文成公主求婚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是一幅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画卷。今存有宋代摹本。存世作品还有《萧翼赚兰亭图》(现存台湾)

吴道子

吴道子(685758?),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时孤贫,年未二十,已有成就。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改名道玄,为



宫廷作画。他擅画宗教人物画,在长安、洛阳二地的寺观三百余间画的壁画,所画情状各不相同。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的变化,笔法简练,风格奔放。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条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用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巧妙地把晕染法融入传统的墨法之中,又称“吴装”。他的画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送子天王图》,是宋人的摹本。

石窟与文化艺术

石窟寺原指在大山间开凿出来的寺庙和僧舍,是宗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圣殿堂。随着宗教的广泛传播,石窟寺逐渐成为宗教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而发展成为融合建筑、雕塑、壁画、装饰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石窟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精湛传神的技巧呈现出汉魏以来佛教艺术发展清晰完整的脉络。印度的佛教和佛教艺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沿着天山南麓进入玉门关而到达敦煌。随后,佛教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和中国的文化,崇佛的盛况也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石窟艺术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石窟艺术主要有彩塑、雕刻、壁画、装饰等。敦煌莫高窟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而被誉为“艺术宝库”。它丰富的唐代遗存,也为人们展示了一部唐代石窟艺术的编年史。敦煌的隋代佛像体现了北朝雕塑向唐代过渡的特色,而唐代佛塑则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汉民族的特色,造像温和、慈祥、庄严、丰满。敦煌壁画构图严密,色彩富丽,形象生动,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强盛和勃勃生机。

莫高窟

莫高窟开凿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在唐朝时大大扩展,武则天时已修建到一千多佛龛,所以又称“千佛洞”。因为唐朝时此处地名“莫高里”,因此又称“莫高窟”。莫高窟至今保留的洞窟(指有雕塑和壁画的)是在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陆续开凿的,有塑像、壁画的共有492窟。其中包括历代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两千四百多尊。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隋唐文化的特点

隋唐文化,长期以来为中外学界所瞩目,近年来更有诸多学者在隋唐文化的各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有的学者将隋唐文化概括为三大特点:一是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二是能够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三是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有学者则总结为四大特点:一、反映了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历史背景;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的内容;三、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四、体现了社会的开放风气。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隋唐文化是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有的学者指出:纵观中国古代历朝的历史,唐朝既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也有的学者说:唐朝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屹立在7世纪初期至10世纪中期世界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之林是毫无愧色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恢宏的气势,雍容华贵的风度,昂扬向上的、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有的外国学者也认为唐诗熔儒道佛于一炉,故能称其富;汇南文学于一统,故能称其盛。

七、 课后作业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白居易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 请回答:

1)上述两首诗描写了唐朝文化哪一方面的情况?

2)白居易诗中的“太真”、“禄山”分别指谁?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里的“胡旋”、“海东”等词语,分析唐朝乐舞繁荣的原因。



八、补充材料:

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隋代书法家主要有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孙。他的书法继承家学,又有个人和时代特点。由隋入唐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和虞世南。欧阳询,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工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并称为唐初三大书法家。他初学王羲之书,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他的书法,以楷书最佳。他的用笔,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由于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构都有十分严格的程式,最便于初学,欧体楷书至今仍是人们学习的楷模。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虞世南经智永传授笔法。他的字笔圆而体方,外柔而内刚,锋芒内敛而气宇轩昂。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殿中侍御史。安禄山叛乱后,曾联络堂兄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后入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善于推陈出新。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范文澜《中国通史》中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据说书迹有18种之多。留存至今的仍然不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是他的代表作。

柳公权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06bc1dfad6195f312ba6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