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随笔散文

2023-02-12 05:3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小年随笔散文》,欢迎阅读!
小年,散文,随笔

过小年随笔散文

今天是小年,一早出门,老天不作美,冬季也下这么大的雨,没带雨伞,索性在雨中漫步,要的是滴滴岀行,还有二公里的距离,干脆就冒雨朝那个方向前行。雨落在头上、衣服上、从眉毛直往下滑,冰凉冰凉,不觉一股寒气伴着北风窜进可以入侵的每一个空隙,我加快了步伐,不顾一切地向尾号723的车奔去。一上车师傅很惊讶怎么不带雨伞。 我的头发外套基本全湿透,师傅赶紧递过来纸巾擦去脸上头上的水珠,便拉开了龙门阵…。"我刚才从电话听到是个男的,本不想接这个单的。"我好奇的问:"为什么呢?"说:"xx这几天执法很严,若抓住要罚好几万,把滴滴岀行给取缔了啊!这么好的事情,对老百姓有利无害吗,既解决了堵车,又拉动了就业岗位,不知道这些人咱想的。""对呀!"我不加思索地回道。"你看就象今天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你,我可能站在这地方根夲等不到出租车。""我常常晚上拉的客人都是喝酒后回家的,他们都说我们的服务态度比出租车好…。”

这话题不是我们这些人讨论的,我有意叉开了话题,望着窗户玻璃上碰的粉碎的雨珠,用力的何上爬,雨刮不停地往下刮,还是没有完全解决问题,风太大了,破碎的水珠不颀一切的向上冲!那么耐人寻味的追逐,那么不屑一顾的上上下下。是自然的力量啊! 一切都顺其自然多好,尊重事实,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就好比我喜欢叫雨淋下,变得轻松些,愉快些!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是过小年的日子。

传说这天晚上,送灶王老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的情况。天黑之前,把新请来的灶王爷贴在锅灶的上方,把去年的灶王爷拿下来,放在一叠烧纸里,里面还有新灶王爷上面裁下来的一匹灶马,准备晚上一起烧了。灶马好驼灶王爷升天。

过去的多少年里,在我们家乡的每户人家。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要买上几个糖瓜,盛上一碗饺子,晚上供在灶王爷跟前,送灶王老爷上天。家里的大人烧上香,烧了纸和灶马以后。在灶王爷跟前跪倒,虔诚的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上天堂,七天七夜下来过年。少带口舌是非,多带五谷杂粮。”念毕,磕头作揖。一家人把来年一年的收成好坏都寄托在灶王老爷身上。

实际上,买糖瓜是粘住灶王爷的嘴,目的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坏话。吃饺子是封住灶王爷的嘴,也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坏话。因而,灶王爷在我家乡一带就成了家家的“一家之主”。给灶王爷写的对联都是同样的语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灶王爷在我的家乡一带是备受崇拜的。但我觉得。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供了那么多年灶王老爷,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财富,祖祖辈辈还是生活在贫穷的环境里,家庭也不富裕。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生活虽然提高了,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生活还是捉襟见肘,没有过多的物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人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了。我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住上了新房,彩电,冰箱,电脑,空调,一应俱全。灶王爷还是那个灶王爷,但是,家乡的人们富足了,我感觉,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不仅是灶王爷,还有党的富民政策。

正在我沉思中,暮色降临,远远近近的爆竹声不断响起,此起彼伏的烟花映红了夜空,绚丽多彩的花朵在空中绽放。家家户户的窗口透出灯火的光晕,温暖,温馨。倏忽间,在一大家子的嘻闹声中,过小年了。我觉出了一种平凡而简单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对灶王爷的崇拜,来自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向往,来自亲情的温暖,来自家人的团聚带来的喜悦。

此时,我家的饺子、糖瓜也摆了灶台上,过小年的仪式也该开始了,如今已经富裕了,但愿灶王爷上天回来,给我们带来幸福、平安、吉祥……

今天是小年,一大早鞭炮就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我在琢磨一定是那些年长者,在祭祀灶王爷升天吧!其实,我真没见过这种祭祀仪式,只是听父母说过,他们也是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那儿知道了一星半点的。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有一年大舅去买灶王爷画像,因家境贫寒老想买个便宜的,到了年三十下午去买,结果卖年画的都收摊了,大舅急的火烧火燎,假如买不到灶王爷画像,就没法回家和姥爷交代,老人家根本就没心思过年。说来也巧有个摊主回店里取东西,大舅发现还有一张灶王爷画像,结果一看是一张翻版的,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就来了好几个买灶王爷画像的顾客,情急之下,大舅将灶王爷画像撕成了两半,于是才买下了这张带"残疾"的灶王爷画像,回家和老人过了一个囫囵年……

人们对习俗的敬重一直延续着,听父母说,他们在老家时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都要打发灶王爷升天,家家户户都把用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取下来,放进炉膛里焚烧, 说这就是为了让灶王爷升天顺利,家家户户买些糖瓜、黏糖之类的东西进行祭拜,意思是:用这些糖制品粘住灶王爷的嘴巴,省的升天以后去玉皇大帝那儿告人间的状,想必灶王爷也收受贿赂!

听老人们讲: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完成了自己在人世间的使命,踏着焚烧后的烟火腾云驾雾,前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人们这一年的作恶与行善,并祈求保佑好人平安,赐人间祥和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人们能享受玉皇大帝赐予的福报,全仰仗灶王爷的美言,从小年到三十晚,一周的时间灶王爷风雨兼程往返天地间,直到年末的最后一天,才真正完成使命回到各家的灶台,静候除夕的炮竹与人们共度佳节,就这样年复一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小年这一天,包饺子,吃糖瓜,已成为一种习俗,记得小时候,总是早早去排队买糖瓜,那甜甜的味道,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最重要的是给了人们一种心里寄托:吃糖瓜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见了玉皇大帝,就不会说人世间的坏话了,一种简单的习俗,植根于人们心中,代代相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578e27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