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美食

2023-05-10 08:0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西传统美食》,欢迎阅读!
山西,传统,美食

山西传统美食

都说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不仅要赏山西的景,交山西的朋友,更要品山西的酒,吃山西美食。接下来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几款山西的传统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传统美食 1.老豆腐

起源:西汉(2000多年)

《舌尖上的中国Ⅱ 家常》中曾对山西老豆腐作过详细介绍。相传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以大豆为原料,“磨豆为乳脂,名曰豆腐”。还有一种说法是,2200多年前,山西晋东南的高平因发生过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事而发明了豆腐。一碗老豆腐,配上佐料,卤汁、韭菜花,早餐不能更完美啦~~~

2.羊杂割

起源:元代(700)

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其母庄圣太后染疾,名医许国桢母亲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冬天天冷时,来一碗热腾腾的羊杂割,暖胃暖身。

3. 荞面灌肠

起源:西晋(1000多年)

当地民间口传始于西晋战乱年间,因制于碗、食于碗而得名。相传,元代襄垣人李执中官员,有一年奉旨回乡选贤,路过襄垣西营,吃了摊贩的“黑皮麦团”,赞不绝口。摊主炫耀质高味佳,李尚书食赞,竖招牌“官尝”,遂有“西营官尝”流传至今。山西人喜食灌肠,市场大,清徐开矿办厂、身价百万的富翁许多是从卖灌肠起家。荞面灌肠像“贾记”、“杨记”这样的字号店将多至星罗街巷。长治的襄垣、武乡、沁县一带,百姓多呼之“官尝”。芝麻酱配上卤汁,再拌上辣椒,味道真是好到爆!


4.头脑

起源:明末清初(300)

相传为清代学者傅山为孝敬其母所发明。据载傅山老母体弱多病,各种食物都难以下咽。先生便思谋着为其配置一付有食疗价值的方子。经过不断调剂,调出疗效显著的“八珍汤”,民间还有称为“名医孝母剂”。老母自吃上孝儿调剂的“八珍汤”之后,身体日渐健壮。既能美食享用更是养身药膳之用。

5.莜面栲栳栳

起源:隋末唐初(1400多年)

栲栳栳的几种传说大多与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相关,犒劳三军之需。山西有句谚语“三十里的筱面,七十里的糕”,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那里没好茶饭,只有筱面栲栳栳”。筱面栲栳栳除了家常美食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栲栲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配上香喷喷的醋调和,西红柿调,想想那味道,山西饭馆必备品。

6.鸡蛋醪糟汤

起源:西晋(1000多年)

晋时并州刺史刘琨与代王猗卢喜饮米酒(即醪糟酒),结为兄弟,才有后来收复晋阳的故事。太原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所以虽然全国都有鸡蛋醪糟,因为纯正的太原醪糟是用晋祠江米制作,所以说是太原的招牌美食绝对不夸张哦!

7.蘸片子

“托叶儿”也叫蘸尖尖、蘸片子,是一种以各种蔬菜蘸面煮食的汉族特色面食小吃。是山西省清徐县的特产。山西面食闻名天下,面食品种繁多,清徐蘸片子就是其中一种。面菜均匀,青白分明,光滑爽口,令人百吃不厌。食用时蘸上西红柿酱和清徐醋,并加上蒜泥、辣椒、芝麻酱等辅料更佳,其品种近30个。如今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美味的多重追求,蘸片子也成为人们的盘中佳肴。

8.百花稍梅 起源:元代(6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90addc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