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器官移植中的供体问题

2022-12-11 17:2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器官移植中的供体问题》,欢迎阅读!
供体,器官移植,有关,问题



有关器官移植在伦理学中的供体问题

2011级针灸推拿一班

代文浩 11030100107






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我选择的是医学伦理,并不是因为其他,而是总觉得如今的医患关系紧张,而作为一名未来的大夫,我觉得有必要去想一想该如何去做,毕竟,在成为大夫之前,我首先也是一个患者。

学习医学伦理之后,我可以感觉到,其实医患关系从有了医生与患者的时候便早就存在了的,不过如今只不过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以及媒体曝光程度的加大而导致了如今看起来越来越多的医患关系紧张的事情发生,虽然其中确实是存在着医生或者患者的过失与错误,但是总的来说,其实只要凭着良心去做大夫,凭着良知去解救病人,那么,医患关系的紧张问题其实是可以缓解的。

学习了医学伦理的相关知识,也让我更加体会到,有些时候,科学的发展在一方面造福了人类,但又在另一方面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道德与舆论的底线:克隆、试管婴儿……诸如此类。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或者说是让我感到敬佩的,却是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顾名思义,是将一个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一个个体用手术方式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好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失的器官的技术。其中捐献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供体,供体可以是在世的人,也可以是刚刚去世的人。

对于肯捐献自己器官的人,不论生死,对于他们,我都保有着敬畏之情。而显而易见的是,在将供体的器官移植给受体(也就是接受移植的一方)的时候,相应的也引发了一场科技技术与人类伦理的激烈碰撞。

器官移植技术最早是根据组织相容性原理进行手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器官移植的存活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水平。但是,从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器官移植开始,到70年代末期的逐渐开展以来至今,我过得器官移植发展的道路却是坎坷不平的,其中不仅仅是医疗死亡率的问题,更多的还有人们道德观念与器官移植技术的矛盾。

器官移植技术在当代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来自与人体器官移植有关的医学伦理以及对于器官移植供体的相关性的道德、法律问题。

器官移植中,供体的采集一般有六个类型:1活体供者 2胎儿供体 3尸体供者 4异种器官 5、人造器官 6、克隆器官。其中,以前四种最为多见,但是也相应的,前四种器官移植供体的采集也对人的道德伦理底线做出了挑战。

活体供者,可以分为亲属活体供者以及非亲属活体供者,活体供者的最基本伦理学院则就是不能危机供着的生命,对其未来的生活不致造成大的影响。所以,活体供体所取也只能是成对的健康器官或者是代偿能力极强的部分器官,譬如说肾,睾丸,皮肤,骨髓,肠或肝脏。其实活体供者在医学上也是最常见的,像是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尿毒症的肾移植还有肝病的肝移植,这些大多是进行活体供者的采集。而在活体供者中,相较于非亲属活体供者的采集,亲属活体供者的采集在伦理学上是最让人接受的。在大家的主观的想法中,毕竟亲属之间没有隔阂,而且也是一种普遍的接受的观点。而非亲属活体供者,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骨髓移植手术,而非亲属活体供者的采集一般也是有偿的捐献,虽然现如今在伦理的角度人们仍然普遍难以接受这种非亲属的活体供者捐献,但是在国家法律以及舆论的严格监视下,非亲属活体供者作为一种相较之方便的方法,也正在逐渐的被人们接受,而有关此方面的伦理探讨基本趋向于共识。但是,在这种严格监管下,仍然有一些人唯利是图,进行器官的违法贩卖,这种行为是恐怖的,是遭受法律制裁与舆论谴责的。

胎儿工体,是利用不能存活或属淘汰的活胎或死胎作为器官供体,也可为细胞移植提供胚胎组织。已淘汰性有生命胎儿一个或多个器官的部分或整体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关键是对严重畸胎、缺陷儿舍弃的认定。凡认定为完全舍弃的畸胎或缺陷儿,用于器官移植工体,理学应予以支持,但是,也应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但是,伦理学对于胎儿供体存在着争议:一些人认为胎儿是一个潜在的人,有着免受痛苦和保持身体完整的权利,如果因为生命质量极低或者弱小而将其牺牲作为代价以提高他人的生命是一种违背道德伦理的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95ccd03186bceb19e8bb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