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比一比教案

2022-06-10 04:29: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比一比教案》,欢迎阅读!
比一比,教案,年级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4.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1.学会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

2.通过比较,学会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知道高矮、轻重、长短等是比较出来的。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会简单的推理,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如在比高矮的活动中,可能有比长短的,些本质上都是比高度或长度的,有助于理解高矮、长短的含义。

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学生对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比一比 1课时







1 / 6




比一比(长短、高矮、轻重) 教材第4~7页的内容。



1.通过比较高矮、轻重、长短等,掌握比较的方法。 2.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正确进行三个量的比较。



主题图,投影,天平等。





1.数数,1数到10,10数到1

2.认数,教师拿着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 3.教师说数,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出示主题图。

师生谈话:请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通过观察,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往比较长短、轻重、高矮等方面想)

1.学习比较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小朋友。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3)同桌互相交流。 (4)集体交流。

(5)集体订正答案,并将结果画在书上。 2.学习比较高矮。

(1)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学生甲:我是通过观察比较出两个小朋友的高矮的。

学生乙:我是先让两个人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较得到的。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正确,那么,在图上你们还能从别

2 / 6


的方面比较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3.学习比较轻重。 (1)让学生观察天平。

(2)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是向下的一头重,还是向上的一头重。 (3)集体讨论交流。

(4)通过讨论将答案画在书上。



1.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亲手试做,并理解“最长”的含义。 (2)交流比较的方法。

(3)集体讨论,共同订正答案。

2.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的路要远一)

3.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4.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交流比较的方法。 (2)要让学生懂得“最高”“最矮”的含义。

5.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6.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1)先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方法。

(2)组织讨论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体会推理的策略。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7.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 8.教材第7页“思考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直的路近。 3.

4.轮椅上的小男孩儿高;长颈鹿最高,小兔子最矮。

3 / 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badb8b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