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悯农》

2022-04-23 01: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悯农》》,欢迎阅读!
小学,译文,古诗,注释,语文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悯农》

《悯农》三首是李绅所写,赞美农民劳之劳动的辛苦,流传甚广。

《悯农》一首这首诗写劳动的艰辛,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悯农》二首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2]

2.粟:s)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2]

3.犹:仍然[2]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悯农》三首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简析

前四句说,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

后四句说,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古时传说燕、赵(在今河北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现出上层生活的糜费;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浪漫地提出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bbacfc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