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思想主张

2023-01-21 21: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欢迎阅读!
孟子,主张,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张





【篇一:孟子的思想主张】

()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1)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天下, (2)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 ()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

一要制民之产,

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

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 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

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三要取民有制。

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

省刑罚,薄税敛。即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

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

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他要求对这种重税加以宽减,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

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3.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 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

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意思是说,人们无须乎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乎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当是善的。

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过人们不去想它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258935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