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

2022-12-21 07:0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京剧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欢迎阅读!
基本功,京剧,包括

京剧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 (一) 京剧唱腔的抒情性较强,在戏剧冲突强烈﹑ 物情绪激动时, 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尽情发挥﹔ 此外在叙事、 写景、争论、 斥责等场合, 借助唱功, 也可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念 京剧的念白, 具有一定的音乐和节奏感, 是加工形态的艺术语言, 便于与唱相协调。 (三)做 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泛称, 是加工形态的生活动作,通过手﹙手势﹚、 眼﹙眼神﹚、 身﹙身段﹚、步﹙步法﹚等的灵活运用, 使人物的形象、 气质更增光彩。 在京剧里,大祇当戏剧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 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挥洒就更夸张起来。 (四) 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 用以表现战斗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挣扎、晕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鎗剑戟等(习称把子”)对打或独舞的, 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 毯子功 还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如起霸走边趟马等, 一般用来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 京剧的唱念做打,具有严格的程序性,不同的角色行当有不同的规范和路数。 角色之间密切配合﹐演员与乐队之间相互默契,才能做到场面紧张而有条不紊,战斗激烈却具有美感。 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 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有些还属于特技性质,如髯口功、翎子功等,常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惶恐 或慌乱。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

在京剧界里常能听到人们谈起京剧基本功的四功五法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我认为应该是五功四法才更有道理。五功即唱、念、做、打、舞;四法为手、眼、身、步。舞台上很多程式动作如走边趟马等等,都是舞蹈化的,所以这项舞功演员是要具备的。五法中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可以解释出来,但字显然解释不通,所以我认为四功五法应改称为五功四法才更合理。

京剧的基本功也分几个层次,如腿功、飞脚、旋子和翻筋斗等等,都属于最底层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应称之为基础功。

五功的——唱、念、做、打、舞,这五样基本功,就应属于高层次的基本功了。其中唱功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楚。再进步到唱腔有韵味就要有一定的功力了。

念功也称为道白,这又比唱功更难,梨园界有一句话——“千斤话白四两唱。可见在京剧舞台上念功的重要性与其难度之大了。京剧的念白是要靠演员念出阴阳顿挫与韵味来的,这就要比唱出来的韵味难度大多了。 做即表演,与四法中的眼法紧密相结合,演员运用各种面部神态将人物内心的活动表达出来。因为我们演员是要在台上演戏、演人物的,所以做功是所有演戏的演员都应具备的。但做功又不是每个演员都可以掌握和运用自如的。这就要看演员的艺术造诣与艺术修养了。京剧的艺术家们到后来比的就是这门功。

【梨园世家·李孟嘉】

京剧的把子功,俗称打把子,很多人都会,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打得好,京剧演员的打与练武术的打不一样,京剧演员要求手里非常有分寸,要讲究绵软,不能伤人。现在有些演员不太重视打把子,认为学会了把子的套路就已经掌握了把子功,其实这只是刚刚入门,不上什么功力的。把子功的最高阶层是要求演员打出戏来。

舞功,是指京剧的舞蹈,即形体表演,这种功先要有好的老师教导什么是规矩。之后还需要演员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敏锐的目光,才能够进步。看不出好看与难看的演员是不容易有进步的。


四法中手法的表现有指、掌、拳等。眼法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的表演方法。身法即身段。步法就是京剧舞台上所用的各种台步,如圆场、醉步等等。步法在以前很讲究,什么行当、穿什么服装,走什么步法都是不同的,如花脸走虎形步;老旦牛形步;武丑鸡形步;方巾丑象形步;彩旦鸭形步;生行用什么步;闺门旦、花旦、泼辣旦等走的步法也都不相同。还有演清朝戏的台步也不同于其他戏。

现在这些前辈艺术家们从大自然中领悟,经过提炼,再运用到戏曲舞台上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我们这代人当中有谁能够多继承一些这样的传统东西,我想这就是对京剧事业的莫大贡献!(北京京剧院 李孟嘉)

作者简介:李孟嘉,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武生演员。1974年出生,198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从艺师伯王金璐、王鸣仲、尚长春,老师叶蓬、杨少春、马玉璋、李景德、刘学钦、江长春、杨长秀、米福生、武春生、丁震春等。15岁开始得到祖父李洪春的亲传。又跟伯父李金声、李玉声、李润声,父亲李世声学武生、武老生和红生戏。 所演剧目:《鱼肠剑》《雅观楼》《八大锤》《蜈蚣岭》《战冀州》《战马超》《宁雁岭》《回荆州》《小商河》《挑华车》《闹天宫》《对刀步战》《林冲夜奔》《赵云截江》《古城会》等。在戏校学习期间曾随中国戏曲学院赴新加坡进行艺术交流演出,《闹天宫》中扮演孙悟空。2005年应英国中华文化中心邀请,赴英国讲学并示范演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29a5f47c1cfad6195fa7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