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2023-02-08 08:2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否与领导、同事、亲人、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和自己的身心健康。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理解上、情感上建立起的不同水准的联系。它是一种简单而复杂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产生心情愉悦、舒畅或苦闷、忧伤等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一般比较持久,将会影响人生的某个阶段,以至人的整个一生。

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业负担加重了,尤其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多方面的竞争更为激烈,原来名列前茅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很难保持不败记录。成绩的下降,会使某些心理承受水平差的学生,由自负变成自卑,由乐观变成悲观,由期望变成失望,由开朗变成抑郁,由积极变成消极。这种失落感和挫折感如果得不到消除,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老师、同学疏远,与家长关系紧张,而人际关系的不正常往往会使学生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正由于如此,有意识地密切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中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1.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存有的理解,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等的理解。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行为的出发点,它影

响个人的知觉、思维、学习行为。自我意识越正确,就越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合环境,越有利于自我发展,越有利于正确的人际交往。 2.要掌握适当的

处理人际关系,要讲究适度万物皆有其度,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的内在涵养。讲究就是讲究辩证法,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长处,也要看到他人的优势、长处;既要说明自己的为难之处,也要体谅别人的为难之处。在待人接物时,努力做到自信而不自傲,自谦而不自卑。 3.珍视友谊,发展友谊

健康真挚的友谊能够成为行动的内驱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精神支柱。中学时代的友谊相对稳定、持久,有的能够保持终生,成为人生旅途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重在参与,抓住机会,展示自己 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合新的学习环境,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培养自己今后能更好适合社会的水平,每个学生都应该抓住各种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提高自己,在活动中展示自己。

5.创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

作为一个学生要想获得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就必须经常不断地与老师、同学交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方法上,每个人都有一己之见;在知识结构上,每个人也都有所专长。

6.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严于律己、善解人意、尊重他人,以诚恳、公正、谦和、宽厚之心对待别人,容忍别人的短处和偶尔的过失。 7.学会对感情的合理宣泄


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总会遭遇挫折。别理我,烦着呢!作为一时的宣泄是能够理解的,但是,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不能让它一味膨胀,要设法调整心绪。由于一旦所有的人真不理你时,你会发慌以至六神无主,不利于身心健康。感情的合理宣泄方法有: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取得协助;开诚布公地与矛盾对方交换意见,消除误会;必要时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也能够通过文体活动等方法消除心中的积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b5dc2a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