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2022-03-25 00: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欢迎阅读!
上册,试卷,语文,年级,分析



2016-2017年上七年级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卷总体特点:

难度系数不大,模拟中招考试的题型,同时又顾及初一新生的特点,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在常规上又有不少的创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细心的考查有所加强。

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有字音、字形、排序、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口语交际等。其中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总体来说我觉得考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如古诗文默写的第三个,考查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被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句子是,本题学生错的较多,原因多是因为没有仔细审题,找到关键词“以景写哀”。所以古诗文默写得分最低。

名著题考的是最基本的鲁迅的《五猖会》,这篇文章课本上有节选,若学生对课本较熟悉,那做起来会得以应手,若不熟悉则不知从何处答。从改卷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熟悉课本。

口语交际题比较贴近生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个人素养。借阅书籍不能随便涂画。学生的答题情况还是可以的。

2、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两个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体裁上都是记叙文,一个是《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侧重亲情的感悟,一个是《我说,你听》侧重师生情的感悟。选文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其中第8小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及14小题老师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练的题型,学生答的较为不错,失分率较低,而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个人理解或感悟的11小题和15小题,学生答的不是很好,原因可能是现在学生在生活中不善于观察和感悟,也和平时在做题时让学生练习太少有很大关系。

3、古诗文阅读考查“内外兼修”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均一段出自课内16《诫子书》一段出自课外《周公诫子》。课外部分考查是课内文言知识的迁移。其中1617小题考查的均为课内注释和课文翻译,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是基础知识。但仍有不少学生这两小题失分原因是积累不牢固。如“夫君子之行”的“夫”很多学生只能答出“助词”,却答不出“用在句首,用于发端”,还有“年与时驰”的“驰”,不少学生答“逝去”而标准答案是“疾行,指迅速逝去”。总体上看,




文言文阅读课内好于课外,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待提高。

4、诗歌考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中考必考的篇目。2021题难度都不大,这两个题都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平时学生练的也较多,应该来说学生不会有任何障碍。但出题人的“颈联”“颔联”迷倒一大批的学生,在讲课时给学生有介绍律诗的四联,但在复习时没有重点强调这个问题。学生初拿到时会不知从何处下手答。而且在改卷过程中,阅卷老师扣点较多,并为对学生的任何角度都给分,这题学生失分最多。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结合生活实际,更要多联系中考。让学生多见题。

5、作文。

这次作文为命题作文,《爱,在无声中》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但学生的作文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缺乏细致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同时本次作文批改比较严,题目有任何修改都不得分,5班有个女孩把题目改成《父爱,在无声中》,作文为0. 翻看学生的卷子还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答题时审题不清。审题不认真,浮光掠影地读题后,便草草作答,结果答非所问。

二是错别字现象严重。古诗文背诵默写、阅读简答、作文中都出现了不胜枚举的错别字,古诗文背诵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写错别字,作文中错别字现象更为普遍。而且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了。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0fc76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