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之《稚子弄冰》预学练习单

2022-09-01 23: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之《稚子弄冰》预学练习单》,欢迎阅读!
稚子,古诗,下册,语文,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之《稚子弄冰》预学练习单

一、预学目标

1.会读会写稚、磬、晓,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尝试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大意。

二、预学步骤,完成后自评

(一)认识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他是南宋著名诗人,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传世。

(二)读诗☆☆☆☆☆

1.先尝试读诗句,找出不会读的字,弄明白怎么读。

2.听朗读,正字音。然后再读,读准稚、钲、磬、晓这几个字的读音

稚子弄冰

3.再听,再读,要把诗句读正确。 4.多读几遍,试着背诵,你一定可以的。

(二)重要字词释义☆☆☆☆☆

①稚子:指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金属制成的盆。脱晓冰:把冰取出来。




③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三)赏析理解

1.解题: 《稚子弄冰》,小孩子弄冰玩耍。 2.诗句大意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子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3.赏析

作此计时,杨万里已52岁,他以一个老者的眼光记录了小孩子玩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孩童与老人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心理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因此,孩子脱冰玩耍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那么有趣。

首先来看天气。非常冷,只有寒天才能金盆脱冰,但小孩子为了玩不惧严寒,童心炽热。

再来来看银钲的声和色。前两句写色泽和形状,脱于金盆,银钲是圆形;丝串冰。后两句写声音,有 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最后看这个小孩子。全诗突出一个字,冬天可以玩的不多,这个小孩子早早起来,先把冰从盆里弄出来,再用彩线穿上当作乐器敲打,顽皮又聪明的儿童形象立于眼前

三、预学自测

1.读音写字 zhì qiāo )打 li( ) 2.解释字词: 稚子( 晓(

3.这首诗的作者是( ),( 填朝代)诗人,他是南宋著名诗人,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 )”


4.“敲成玉磬穿林响时,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忽作玻璃碎地声时又是怎样的? 对照答案

1. 敲、 璃。 2.幼小的孩子;早晨 3.杨万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4.“敲成玉磬穿林响时,孩子的心情是高兴的。忽作玻璃碎地声时是失望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90a86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