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浅析

2023-06-22 01: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浅析》,欢迎阅读!
浅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浅析

作者:孟欣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4

摘要: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家庭教育重要性,提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合作对学生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合作

完整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需要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学校教育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很难做到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实现特殊化教学,因而很难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需要。要利用家庭教育在了解孩子这点上的天然优势,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孩子创造发展特长的机会,促进孩子养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习惯和品质。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具有独自的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惟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教育具有组织的严密性。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性上。 学校教育具有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要关心教育对象的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还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教育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即使是有计划性的社会教育,也往往是阶段性,就其知识总体来说也具有片断性。学校教育既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

学校教育具有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学校教育具有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学校教育的这种稳定性,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的配合

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教育中站主体地位,但学校教育也有一些方面的缺陷。实行班级授课制,往往集中抓学生的共性,照顾大多数,解决突出问题。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很大一部分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和弥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 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反之,就会抵消学校教育,甚至走向教育的反面。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家庭教育积极介入到学校教育中,学生会学得更多、更好。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配合要是积极意义上的配合,正确的配合。

家庭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是教育好子女的前提,把孩子培养成什 么样的人,是家长行动的指南。我们的家长们要正确理解当前素质教育的思想,方法和 践,结合当前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确认 自己应尽的责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定培养的方向目标,从而转化为教育子女的 实际行动。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子女观、成才观、教育价值观等,既要管孩子的学习, 又要管孩子的做人。

家庭教育中,要了解掌握孩子情况要了解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 点开展教育 要了解孩子各方面表现,孩子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各种表现,他(她)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样劳 动,怎样过集体生活,父母都需要了解,子女也需要父母的特别关注。 要客观认识孩子的真实情况。肯定优点,克服缺点,找出成绩,提出差距,一分为 二地看待子女,全面深人地关心指导。 要研究子女的行为动向。在了解掌握孩子的基础上,更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子女在某 些方面表现出的动向和行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收到实 效。

家庭教育中,要主动了解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政策、方针,对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教 学方法,课程设置,集体行动等,作为家长都应该了解。适时师访校访是需要的。 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学习掌握科学教育方法观念正确、情况了解后,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家长,作为孩子的人生引路人,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很需要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 方法,需要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着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丰富自己家庭的教育特色。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继续。取长补短,共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每天四问》.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全集》.4 . [2]泓露沛霖.《情商决定命运》.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3]左红梅,李传伟,李民生.《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家庭做起》.《航空教育.2003年第一期. [4]王有升. 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989ccfbceb19e8b8f6ba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