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2022-04-01 12:2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欢迎阅读!
方法论,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特征,基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作者:王瑜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5

摘要: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传统,是关于人类知识认知的特定态度。在归纳研究其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实际,对其进行价值意义的现代辩驳。

关键词: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始终以一种标准规范的研究方法,通过经验的分析以实现对事物的真实内容的确定和本质规律的客观把握。 一、实证主义历史演变脉络梳理

实证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法两国,第一代实证主义由孔德创立。随着理论研究持续深入推进,于19世纪70年代形成以马赫为代表的第二代实证主义哲学流派。在运动发展中,在20世纪初又产生风靡一时的、被称为新实证主义第三代实证主义思潮。 (一)创立之初:旧实证主义时期

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社会意识。源于这样现实状况,孔德在否定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孔德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经过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实证的三个阶段。其中,实证主义精神是与科学所联系的,是寻求科学捍卫科学的事实的、有用的、进步的。因此,孔德实证主义的主旨表现为三个方面:彻底否定神学和形而上学,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手段要就其进行本质探究,实证主义是将科学和社会共同容纳的一种总的学说。

(二)持续推进:经验批判主义时期

19世纪70年代,科学界发生重大变革,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古典物理学崩塌,开始转向现代物理学。基于现实问题,马赫等人开始尝试一种解释科学与社会的新方法。他认为:觉经验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把所有的科学命题都看做是经验的复合命题,反对一切先验的、绝对而未经证实的理论,从而抨击了牛顿力学所构建的绝对理论体系,主张用系统化的经验发现事物持久的规律和特性,用经验批判为人们建构了一个经验世界。 (三)批判发展:实证主义兴旺时期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加拿大兴起科学研究高潮,第三代实证主义便围绕着科学研究方法论展开,以合理性证明其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诞生了定量法,即通过知识归纳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c630dc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