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进行家校沟通

2022-12-31 10:3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的进行家校沟通》,欢迎阅读!
行家,沟通,有效,如何

如何有效的进行家校沟通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

俗话说,不管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长总是会不满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怨恨甚至对抗,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处理问题的水平和领域,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处理不断变化的矛盾。接下来,我想根据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分享我对“如何与父母联系和沟通”的看法。

一、与家长沟通要先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老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有什么样的性格,这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是他家庭或父母的缩影。作为班主任后,我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家长的职业、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这有助于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我们就有机会也有希望沟通,因此,我在家长会上告诉我的父母:“孩子是你的未来,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我们为孩子奋斗了一辈子。事实上,我会尽最大努力在学校教育孩子。请在家里尽最大努力,但你必须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尊重家长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第一原则 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我们也是孩子的父母

来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许多教师是爱学生的,但在“恨铁不成钢”的时候,说话会不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这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 三、 真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

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冒失和错误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联络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快捷,如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班级主页等。

1、利用电话促进家校沟通


这是最方便、最常见的联系方式。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它,这条线将成为缩短距离、凝聚力量的“特殊情感线”。当我给父母打电话时,我会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

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讲罪行。因此,我会称赞孩子的优点和成就,比如“孩子很可爱”和“很聪明”。听了这些好话后,父母自然会倾听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的各种事情。

2)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始至终以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调,心平气和地、耐心地与家长交谈。

3 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庭和学校的交流中,谈论孩子的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说,我会避免真相,避免空虚。我不会立即切入主题,但当父母的情绪趋于平静时,我会自然而然地引出主题。 (二)、利用网络促进家校沟通。

作为父母,谁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家长们想知道他们孩子的“细节”,这只能通过老师的口才知道。打电话给老师。白天,恐怕老师不敢在课堂上冒失地打电话。晚上恐怕会影响老师的休息。最后,我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老师交流。QQ是孩子们在小组讨论空间里相互交流的好方式,这样他们就可以及时交流。这样,我们也可以在论坛上听到一些家长的真实声音,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 (三)、适时进行家访

家访不仅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情感投入。它可以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根据不同目的和内容,我家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沟通。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校发生的事情,以便共同讨论教育施。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需要与他的父母沟通,我首先让学生主动与他的父母交谈,然后与他的父母见面和沟通。考虑到家长在得知孩子在学校“惹麻烦”时经常感到不安,当我第一次见到家长时,我不会夸大孩子的“错误”,而是谈论其他一些话题,这样家长会减少他们的心理担忧。此时,与家长一起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谈心式。班主任和每位学生的家长都应是知心朋友,经常交流,征求意见。有时我与家长谈班级管理,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与家长谈学生本人的身体、智力、学习成绩、兴趣与爱好等解,以便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有时与家长谈教育规律,共同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ce1a7e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