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2023-03-05 00:2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欢迎阅读!
郊区化,城市化,郊区

“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



一、商榷: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郊区城市化”的说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2》教材在“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说明中提到:“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前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又在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到:“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鲁教版《高中地理2》中也有类似提法,“由于特大城市人口与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城市人口向外流动,继而引发商业、服务业等相继外迁,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已开始出现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随着人口向外迁移和扩散,商业和制造业也相继向外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的衰落,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城市化现象”。

湘教版中,却把“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混为一谈。“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加之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这一迁移过程称为城市郊区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又可将其称为逆城市化阶段”。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判断:人教版和鲁教版教材所谓的“郊区城市化”现象,正确的说法应是“郊区化”;但是不能把“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混为一谈。 实用文档


二、概念辨析

1、郊区城市化与郊区化

“郊区化”概念来自于西方文献,是指立足于中心市,即以中心市为主体,来观察城市向郊区(即中心市外的建成区或都市区)的离心扩散。

概念中的“中心市”不等于我们习惯认识中的市区。在中国,行政上的市区范围很大,与西方中心市空间尺度相似的概念相当于有些中国大城市的中心区,如北京的4个区。而有些没有现成中心区地域划分的城市,则一般相当于原来的旧城范围。因此,中国习惯上所说的城市范围较大,北大周一星教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郊区城市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先后在城市中作由内向外的离心迁移,这样一个过程叫做郊区化过程”。即这种现象仍然发生于城市内部或都市区内。

郊区化的前兆是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在城市总人口中的相对比重下降,即所谓的相对分散。郊区化的典型标志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即绝对分散。郊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或产业也可能从近郊向远郊离心扩散。

“郊区化”“城市郊区化”是等价的。郊区即城市的郊区,乡村无所谓郊区,因此“郊区化”即“城市郊区化”。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种类型,指的是发生在郊区的城市化过程。该概念是以郊区为主体而言,由于人口和经济要素在郊区集中导致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化的过程。

实用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5346f2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