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2023-01-12 13:02: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2)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欢迎阅读!
交际,口语,教案,小事,身边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参与过程,更多的理解语言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2.通过此次交际活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语言文明礼仪的理解。通过发现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并实行评价。 教学难点:

学会劝阻不文明现象,交流中要做到语言、行为都礼貌得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张飞问路,越问越远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张飞和刘备一起赶路,在路上迷了路,张飞就对刘备说,我到前面去问问路吧。张飞是大大咧咧的人,做事鲁莽,他走到前面,看到一个老农在田里干活,一把抓住,张飞长的又凶,力气又大,谁经得住他这么一抓。然后,凶巴巴地发问:“喂,告诉老子,到哪里哪里去,怎么走!”那个老农吓得话都说不出来,哪还敢告诉他路怎么走?实在没办法,用手随便指了指,张飞一看。“是不是往那边走?”“是!是!”其实这个农民无心一指。张飞当了真!高快乐兴地回来告诉刘备,往那边走能够到达目的地。结果呢?同学们能不能猜到结果:张飞问路,越问越远!

从这个故事能够看出,文明礼貌对人的重要性。文明礼貌是人的一张通行证,是人的第一张名片。 二、议一议

师出示身边的“小事”图片。 生交流每一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 第一幅:上公交车时有人插队。

第二幅:有个小朋友在别人公共场合乱涂乱画。

第三幅:有个小朋友进门之后,看见后面有人,主动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来。 第四幅:小朋友关心公园里的小狗。 三、指生评价图片中人物的行为,说说你的看法


四、说一说

师: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

1.小组内交流身边类似的小事,记录员负责记录分类。 2.分类讨论这些小事的影响。

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注意说清是哪一件事,是文明的还是不文明的。组内成员的看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总结交流

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礼仪

1.尊重他人。对待长辈容易做到尊重,对待同辈却不容易做到。一个人与别人交往,不管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做事情要懂得适度。

1)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待人接物要做到适可而止。

2)与别人打个招呼,时间不能太长;人家还有别的事,你硬要拉住别人,不适宜。 3)别人在做事,你硬要拉住他,跟他说话,不适宜。 4)在教室说话声音太大,全班就只听见你的声音,不适宜。 5)问别人问题,要适可而止,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人不礼貌。

3.学会自律。自律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些人对自己放松一些,对别人却严格要求,别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他就把这当作天大的事,我们学样同学之间也是这样,经常有同学不说,打起来,到了教师那儿,教师问,怎么会打起来,“他先打我,“他先打我!“他先骂我”“他先骂我。”这样的话。其实,这些同学都不自律,把别人的错当作很大的错误,把自己的错当作很小的错,别人有错不饶他,自己有错尽是原谅自己。

4.学会宽容和体谅。凡事要多为别人考虑一些,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得失。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六、使用拓展

假如你身边出现了不文明的现象,你会怎样去劝阻他们呢?

比方:有人在公交车的抽烟,有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有人在超市购物结账不排队…… (师注意引导学生注音语言文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b1910f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