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

2022-09-19 04:0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欢迎阅读!
师德,修养,认识,教师

尊敬的党组织:

面对二十一世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于教育教育现代文明的基石,教育的质量决定于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奠基人,是培育人才的人才。教师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故新时期一个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具备: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团结协作,关心集;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必不可少而且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一生是平凡的,但教育事业是关系人类社会的千秋伟业,每位教师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精神,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上,全心全意热爱每个学生,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指导,同样的信赖和尊重,同样的鼓舞和期望。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创造不同的成功教育方法,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这是现代教师的不懈追求,这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教师这一神圣事业的无尚光荣的崇高品质的体现。热爱学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动力,在学生方面,只有感到教师的爱,才会主动地、愉快地去接受教育。不了解学生,不细心地研究学生,即使当了多年教师,也难以达到与学生心灵相沟通,甚至形成逆反心理。你再有什么 金玉良言,学生也听不进去。只有怀着满腔热情,以极大的耐心去探求学生思想动态,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他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由此看来,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时候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出教室却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迎合或追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041b0204a1b0717ed5dd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