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诏名胜九侯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2023-04-01 13:0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丹诏名胜九侯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欢迎阅读!
名胜,解析,练习,答案,阅读

丹诏名胜九侯山

①被誉为“南闽第一峰”的九侯山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区25平方公里,主峰西山岩海拔1 120米。据《漳州图经》记载,“大禹后裔,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峰,尊若王侯,故名九侯山”

②九侯山以“峰峻、水秀、树奇”闻名,景观瑰丽,置身其间,如临仙境。

③九侯之峰,雄伟险峻。九侯山云雾迷蒙,群峰如苍龙穿行于云海,峰顶有数十块巨石,叠簇而立,这些巨石姿态万千,情态各异。有的峭然独立,如金鸡护蛋;有的端庄安详,似金蟾蛰伏;有的憨态可掬,犹老牛卧眠;有的二石对立,像“大圣拜观音”;有的二石偎依,若“八戒娶妻”„„

④九侯之水,秀美神奇。九侯山主溪流全长近20公里,最具特色的是松涧泉飞瀑。每逢夏季,一泓清泉从天柱峰飞流直下,与鲤鱼巨石撞击后形成三叠飞瀑,远看如一尾巨鲤冲波击浪逆流而上。相传开漳圣王陈元光平定“靖安之乱”后,带领将士来到这里,见泉水清澈,就取剑在石头上用泉水磨砺,顿时剑光逼眼,以剑劈石,石头裂成两半,后人在石壁上刻下“试剑”二字作为纪念。若将泉水置于瓶中,水终年不沉淀、不生苔,清冽甘美。

⑤九侯之树,荣茂奇丽。山上原始森林密布,落叶覆盖,厚达一尺。“阴阳树”则是九侯山的标志景观。所谓“阴阳树”,乃为两棵高山榕。其中一棵的树根生长在一块状若花瓶的巨石下,树干紧贴着石壁,树冠茂密,宛如开在瓶中的花朵,距花瓶石约2米处生长着另一棵高山榕。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棵树在同样的土壤环境中却是此消彼长,一枯一荣,互为阴阳。

⑥“鸣鸟穿岩唱孟秋,浮云绕树画中游。洗心圣地添新景,试剑清泉依旧留。”九侯山虽然不如武夷山闻名遐迩,但是其秀丽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仍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驻足品赏,使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⑦南宋理学家朱熹任漳州知县期间 ,曾察访九侯山,见九侯山钟灵毓秀,立刻用茅草临时扎成一支大笔,当场书写“西斋”二字,如今这块牌匾依然悬挂于千年古刹九侯思禅房的竹门楣之上。明代大儒黄道周题写的“洗心之藏”的匾额也悬挂于寺中正殿。福胜岩左侧石壁上刻着清代贡生吴泰来题的“谷神玄牝”这四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九侯山并不大,却有佛、道、儒三家在此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真正体现了有容乃大的哲学思想。

⑧九侯山上还散落着众多的摩崖石刻。元朝高僧无碍手书的“九侯名山”、明朝云南参政罗汝芳镌刻的“天开”、清朝举人林天翔题跋的“万山第一”等30多处珍贵的摩崖石刻,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⑨九侯山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山上的每一棵奇树,每一块异石,无不诉说着神奇的故事„„来吧,让你我走进翰墨飘香的丹诏大地,拥抱这梦幻如诗的九侯山水!

(选自《闽南风》2015年第1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②~⑧段,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诏安名胜九侯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多处采用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与下面改后的句子语言各有特点,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改句】这些巨石形态各不相同。有的兀自独立,有的二石并立,人们根据石头的形状和情态特征,把它们叫作“金蟾石”“牛眠石”“八戒娶妻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填写句子。 龙江水水光潋滟,__________________

(1)①九侯山自然景观瑰丽(九侯山峰峻、水秀、树奇) ②九侯山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在阅读中搜寻和提炼关键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这是说明文阅读很重要的基础能力。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在②~⑧段中找出关键信息,重点注意段首段尾中心句。

(2)示例一:第①段引用《漳州图经》的记载;作用:说明九侯山名字的由来,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充实可信。示例二:第④段引用陈元光率领将士来到松涧泉试剑的传说;作用:说明九侯之水秀美神奇,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充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示例三:第⑥段首引用诗歌;作用:说明九侯山风光秀丽、传说神奇,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充实,增添诗情画意(文学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考纲考点:现代文阅读之“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10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本题主要考查引资料这种说明方法,注意书名号、引号是引资料的标志。作用结合原文回答。

(3)示例一;我喜欢文中的句子;文中句子采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九侯山的山石姿态万千、情态各异,使人们对其特征有更直观的了解,语言生动形象。示例二:我喜欢改后的句子;改句采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九侯山山石不同的形态特征,语言平实明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本题较为开放,两种答案都可。两句各有优点,文中句子主要从修辞方面回答,修改后句子主要从简洁明了的特点回答。

(4)示例一:九侯山山景瑰奇 示例二:九侯山山色空蒙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偶”的运用能力。本题属于仿写题。然而本题较为特殊,仿句应结合文章回答,由于文章主要说明“九侯山”,所以“龙江水”需对应“九侯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3d36b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