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常见的结构艺术

2022-04-01 14:3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几种常见的结构艺术》,欢迎阅读!
常见,结构,艺术,谈几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几种常见的结构艺术

作者:王真

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2

明代的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强调文章最忌排行,贵在错综其势。所谓错综其势,就是要讲究结构艺术。这里说的结构艺术,不仅仅是文本结构的线索与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方面的安排,主要是指文本结构不仅要满足于遵循结构安排的一般原则,符合结构完整、流畅、严谨、匀称等要求,还要从文本独特的构思角度,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来突出文本结构的个性化特征,使其具有特定的审美效果。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的结构艺术手法。 1 笔墨疏密相宜

绘画构图时需要统筹全局,用笔讲究细密与空疏相配,用墨或浓或淡方能显出画面的层次感。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内容做出主次详略的安排,这就是笔墨疏密相宜三法。能突出中心的内容浓墨重彩,次要的内容则惜墨如金,但浓淡疏密的安排要错落有秩,才能相得益彰。如《范进中举》一文前两段写范进中举前的情形,可写的内容很多,作者并无滥用笔墨,写范进进学归家与家人团聚只一句话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极见其疏;而胡屠户对范进的教导、辱骂之辞却是具体详尽,极见其密,这里不惜笔墨,极力渲染,突出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前地位卑微受人歧视的境遇,尤其是胡屠户把范进骂得一文不值,对城里的老爷们却极力吹捧,这些话如利剑钢刀直刺范进内心,也使他更坚定了参加科举的决心。 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头的修改也体现了这种疏密相宜的要求。欧阳修最初用了几十个字的篇幅来详细描述滁州四面环山的景貌,接下来对醉翁亭的介绍也很详细,疏密极不相宜。几经修改,最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讲这一必然具有但又不是主要的内容一笔带过,既避免了喧宾夺主的毛病,很好地突出了解醉翁亭这一主要内容,又显得笔墨疏密相宜。 2 笔法虚实结合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中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是一段论画的文字,是说绘画中用笔要有虚有实,要画山,尽出之,就是按实际情况完整的从上到下画出来,虽让人一览无余,却不见其高,烟霞锁其腰就是在山体中间留出些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观览者尽情想象其高。同样,我们可以借这段文字来说明文本的结构艺术尽出之可以看作实写,既直接地正面地描述、描写或议论,烟霞锁其腰掩映断其脉是虚写,既不直接,不正面的叙述、描写或议论,虚与实紧密结合,互相映衬才能使文本结构显出错综变化的效果。

比如,郁达夫的怀鲁迅7节。第1节至第3节实写听到鲁迅去世前去吊唁的过程,接下来的46节虚写自己的思考揭示鲁迅去世所包含的意义,最后第7节既有实写又有虚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6c4e6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