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提示:不要走进少儿教育的误区

2022-05-01 10:1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育儿知识】提示:不要走进少儿教育的误区》,欢迎阅读!
育儿知识,误区,少儿,走进,提示

【育儿知识】提示:不要走进少儿教育的误区

近年来,为了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急于让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念唐诗、识汉字、学外语、学数学等等。对此,也引发了众多家长们的困惑:那么小的孩子背了数十首的唐诗,能理解、能记住吗?强化训练加减运算就能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到底该怎样选择孩子的教育内容和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呢?对此,笔者采访了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教育学院教师王顺妹。 父母的误解

不要误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每一位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他们从小就向孩子汇报各种培训课程。有些早期教育课程确实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但有些课堂教学方法对儿童没有好处。父母的“强迫行为”可能会掠夺孩子自身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学习风格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获得的。 不要认为孩子背诗越多,就越聪明

许多父母经常机械地要求孩子背诵大量的唐诗,并从很小的时候就辨认出大量的唐诗。他们认为他们的孩子背诵的唐诗越多,他们知道的数字就越多,这表明他们的孩子获得的知识越多。事实上,孩子们的记忆只是暂时的记忆。他们不懂数字和唐诗的意思。他们长大后很快就会忘记的。学龄前儿童知识的获得不依赖于教学和指导,而是通过个人经验和探索。如果不死记硬背孩子们的经历,孩子们的记忆力只能很短。 早教须知

学前教育不等于知识灌输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学前教育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知识的教育上。学前儿童早期,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与他人、与物体直接接触和互动获得的。成人传授知识往往是无效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有所不同。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前必须首先加以了解,以避免盲目施教而造成“有心栽花花不开”现象。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经历从具体的动作水平到抽象水平过渡的特点。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前教育是一种极好的日常生活方式。例如,让孩子们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分清轻巧、轻巧和轻巧等物品的特点。此外,通过让孩子们有机会与同伴一起玩独立游戏,这对发展孩子的智力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很大帮助。 家长学堂

早期阅读从零岁开始


王老师认为,早期阅读不仅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还能有效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与阅读的习惯。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每天爸爸妈妈阅读儿童故事给孩子听。虽然,孩子还不会作出反应,但这一活动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孩子的发展是有益的。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边看绘本便阅读,或让孩子自己看书阅读,即看看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怎么样的?等等。孩子通过阅读,逐渐产生对文字的好奇与学习认识文字的兴趣,坚持阅读的孩子,他们不经意间就能认识大量的文字。这为入小学学习语文等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家长可以在家里播放故事或英语磁带。他们不必强迫孩子仔细听。孩子们可以同时玩自己的游戏,这主要是对孩子的语言刺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ccec12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