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教学设计

2024-01-27 22:4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送别,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 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 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 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 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杨广;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 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 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 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e81c3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