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白话随笔录

2022-07-30 21:3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早白话随笔录》,欢迎阅读!
笔录,白话,最早

最早白话随笔

白话文是我们正式的书面语和口语,但是否古代就是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的,实际上白话文得到正式的承认走了很长一段路。诸位不信,只需翻开任意一本古代的书籍,上面佶屈聱牙的文字,马上让你头痛万分,读起来绝不会让你感到畅快淋漓。古今异意,通假众多,又夹杂着用典,若非一定的古文基础,那可真是难以理解,有些字还是繁体字,读起来就让你不得要领。

其实,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即记录的书面体和交流的口语体是分离的,存在着两套不同的行文体系。那么这个白话文有了一席之地是何时开始的,原因是什么?今日,本文便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古代,中国社会一直流传着两套文字系统,社会精英所使用的文言文、底层普通百姓所使用的白话文。长期以来,白话文真正只停留在民间,是最普通阶层的语言体系,被精英所鄙视,而我们当今所能见到的绝大多数古代文字都是精英阶层所使用的。

如果两人用不同的语体交流,那就有鸡同鸭讲之嫌,另一方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另一方人所说的话。所以官府要宣布谕令,一定会有地方官用直白易懂的话语加以解释,这样百姓才懂得。因为古代教育还是极少数人的专利,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至于需要一定基础才能使用的文言文,大部分百姓自然无法理解。但是到了明代,白话文开始在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白话文小说开始大行其道,标志着白话文开始逆袭,在文坛


上有了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有这样几个因素。

首先宋元易代,传统的高雅文化受到沉重打击。宋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随着蒙古人的南侵,南宋被吞灭,与之相配套的文化开始进入了沉寂期。蒙古统治者来自草原,马上得天下,又以马上治之。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将金、宋、西夏、大理三个政权灭亡后,不是将所有的制度统一,而是把所有的制度全部保留并融在一起,使得行政效率低下,以至于路下有府,州下也有府,中央也是大杂烩制度的融合。

虽然曾经采用过汉法,并开科取士。但由于不断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蒙古人统治策略在汉化和原有的部落制度间摇摆,整体而言汉化水平始终很低,文化进入了低潮期。当时的公文、书籍大多采用蒙语混杂着汉语口语写成,这无形中抬高了白话的地位。众多拥有丰富知识的学者、士子不能受到重用,也没有上升的渠道,文言文的发展大大地倒退,白话文地位急剧上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7f84aa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