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24 17:4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残疾人,社会保障,对策,存在,农村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

作者:吕杰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第7



吕杰

摘要: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深入研究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对策,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对策

农村残疾人是具有多重性弱势群体,我国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和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目前无论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还是五保供养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保障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对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建立更加有效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

一、目前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

1.缺少健全的支持体系

农村残疾人家庭,特别是偏远农村和贫困农村地区的残疾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长期不足。在目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中,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支持还是很薄弱,主要依靠个体和家庭的支持。由于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使得他们的生活很艰难,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与普通健全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我国农村残疾人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重要原因。

2.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形式单一

《残疾人分类和分级》于20115月在我国正式实施,按照残疾的情况和程度不同,将残疾分成7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残疾人对社会保障有着不同的需求。由于残疾的情况不同,这种需求的差异特别表现在医疗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对于贫困的农村残疾人来说,也是唯一的形式,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能力对不同情况残疾人的不同需求给以保障。比如对肢体上存在残疾的人来说,康复型的医疗保障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然而这种保障过程很长并且费用较高,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说还没有能力提供这种康复保障,这对于那些农村肢体残疾的人来说是不利的。

3.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显著

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条件近年来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城市残疾人的保障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的贫困残疾人,其生活严重缺乏保障。

从养老保障方面看,养老保障覆盖率在城市残疾人中已经达到六成以上,而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覆盖率刚刚达到一成。在接受教育保障方面,城市残疾人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水


平远远高于农村残疾人。这些充分反映了城乡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不均衡问题。

4.管理者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缺位

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保障,由于身体上的残疾,他们对社会保障的要求要高于普通健全人,然而政府、企业和社会并没有重视农村残疾人的这种先天的特殊性,对农村残疾人没有给予过多的特殊照顾。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的保障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体现在帮助残疾人就业方面。在目前社会就业普遍困难的大条件下,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压力更加严峻,政府应努力构建残疾人就业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就业机会。目前农村残疾人得到残疾补助水平不高,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这一现象突出表现了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也反映了管理者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缺位。

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

1.加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意识

增强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意识,要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加强农村残疾人的心理教育和指导,从而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意识。第二,扩大农村的文化传播途径,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情况及时传达给有保障需要的农村残疾人,让他们及时充分地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最新政策,帮助农村残疾人提高参保意识,加强他们的参保意愿。第三,基层社会保障宣传部门要及时有效地将社会保障的宗旨和服务作用传达给农村残疾人,必要时要登门挨家挨户的讲解社会保障的好处和优惠,逐步提高农村残疾人参保的主动性。

2.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部门、执政部门,必须从全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合理调配社会保障的各部分财政投入。对农村地区残疾人这个群体来讲,当务之急是要调高救济补助的幅度,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直接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政府财政的支持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资金来源,在保障农村残疾人最低生活这一环节,政府要逐步提高农村残疾人最低保障的补助标准,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对有特殊困难的农村残疾人给予特殊帮助。在教育、养老和就业等方面也要不断缩小与城市的差距,政府也要给予相应的资金倾斜。

3.建立城乡统一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

首先,成立专门的负责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机构,加强财政部门在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中发挥的作用。财政部门在整个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预算方案,对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对资金的运营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实现财政手段的真正参与并发挥其强有力的作用。其次,借鉴国外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有效经验,成立一些社会自治组织办理社会保险,实现社会保险的集中管理。最后,加快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系统,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既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首先,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不同社会部门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分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保


障农村残疾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各司其责。其次,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五保供养政策纳入其中,切实建立真正能够满足农村残疾人需求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五保供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活困难,提高生活水平。再次,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接受平等教育和公平的劳动权利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拒绝接受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依然不在少数,他们宁可缴纳罚金也不愿意安置残疾人就业,拒绝接受残疾学生的学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反映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法律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凯.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0(7).

[2]许琳,唐丽娜,张艳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柴兰蒂.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4).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cafcdf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