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

2022-03-25 08:3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画家和牧童》,欢迎阅读!
牧童,画家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感情丰富,形象生动,内涵深刻,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如果在教学时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之中,这节课中我觉得可以采用巧妙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把握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和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上课前和学生谈谈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上公开课可以对学生说一番充满鼓励和信任的谈话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一定会受到激发,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内趋力。

在品读感悟时,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之入情、入境才能有效地品味语言。只有学生真正投入,才能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才能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学生的任知水平有限,有时即使感悟到也不能通过读表达出来,此时教师的渲染、示范就显得尤位重要,能迅速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从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角度看,他们的情绪不可能始终处于高涨、紧张的状态,总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心理疲劳,这往往是一节课的的平淡之处,如何在这时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创新意识比较强,在教学《画家和牧童》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几处创造性的说话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新课标提倡要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把教材用“活” 在完成《画家和牧童》的各项教学目标后,积极进行教学拓展,把文中提到的《斗牛图》给同学们进行展示,并将唐代画家戴嵩的人物知识和其他两幅闻名的作品进行了简略的讲解,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这里进行了升华,此时此刻结束这节公开课,更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d519a3240c844768eaee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