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6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2023-10-01 05:1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6课《爱莲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爱莲说,下册,教学设计,人教,语文

《爱莲说》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

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

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

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疏通词句,学习课文内容:

1 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

2 初识读者——说说你所了解的周敦颐。提示:可以介绍他的生平、作品。 3 小组合作,疏通词句

二、 读通课文,领悟文体文化。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引出《爱莲说》的写法——夹叙夹议。 2、找出哪些句子是叙事的?哪些是议论的?哪些句子是抒情?

3《爱莲说》这篇文章,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朗读的时候要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全班朗读课文,读出文体的特点。 三、 读懂课文,领悟传统文化

1 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

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 (追求名利富贵)

4 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

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


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 四、 读懂作者,领悟思想内涵

1 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

3 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

五、 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 六、仿写

选取你喜爱的一种植物,模仿《爱莲说》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文中的写法,写一篇古文 七、 小结

教学资源:

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课前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有疑问的字句,朗读课文。 3.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上课所用教学资料。

评价方法或工具:

1 学生自评。 2 组内互评。 3 教师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ee45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