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伦理与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2-04-01 12:2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伦理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欢迎阅读!
胚胎,伦理,基因,产生,人类

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伦理与社会产生的影响

摘要:当前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迅速,为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可以看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直接操纵人类遗传基因的强大工具,在预防与治疗人类疾病等领域具有诸多优势。但是,这种科学技术,潜藏着难以预测的风险,将对人类未来伦理与社会秩序产生很大冲击。科学技术的本源应该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因此,应在法律、道德等方面的严格制约下,促进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伦理问题;社会秩序

2015年,中山大学黄军就研究团队利用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技术对一个无法继续发育的三原核合子人类胚胎进行了突破性的基因编辑尝试,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我国英文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 ProteinCell)上。[1]20181126日,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之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经其基因编辑(敲除CCR5基因)后能天然抵抗HIV的双胞胎婴儿诞生。[2]中国各界甚至全球学界和公众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质疑与猛烈批评,中国伦理审查工作也处于风口浪尖。2019121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公布调查事实:该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伪造伦理审查书,私自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3]两次人类基因编辑试验研究引发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对,原因在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还不确定,引发伦理风险的不可控性、社会影响的不公平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伦理和社会两个方面对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后果进行全方位的伦理考究,以期将之纳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以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一、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对伦理问题的冲击 (一)伦理共识与法律法规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全球各国共同面临霍金超级人类预言对人类安全和社会伦理提出的挑战。201512月,由中美英等国共同成立的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明确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只能用于基础研究,禁止擅自用于人类生殖目的的基因编辑。[4]显然此研究项目突破了国际伦理共识的底线。从国内政策法规来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也明确规定: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 d”[5]可以看出,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目前的应用也就是首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已经违反了基因编辑的国际伦理共识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二)基因遗传与人伦关系

如果允许对人类生殖细胞基因进行编辑修改,则基因的修改会随着自然的繁衍进行不可逆的遗传,破坏基因的传递,父母、子女、家庭这种自然血脉和基因遗传形成的天然伦理关系受到的影响也难以厘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到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界定。二是代际关系如何确定。三是如何界定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四是基因编辑人的婚姻和生育问题。我国《民法总则》规定: “自然人因


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这是关于生育权的规定,基于生育权而产生的亲子关系同样也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 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对社会秩序的挑战 (一)打破社会公平

人是万物之灵,既不是商品也不是动物。但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际应用,定制基因将成为必然结果。占据大量资源的富人,可以通过编辑基因来改造自己的后代,使得后代在智力、外貌、身高甚至寿命方面取得对普通人压倒性的优势,继而垄断所有的资源,一个由富豪组成的基因贵族阶层就会形成。而此时普通人与基因贵族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将被淘汰到社会底层,甚至有可能沦为奴隶或是灭绝,使得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极端情形下,人为判断基因的优劣,可能导致像纳粹那样对他们不认可的种族进行灭绝。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公平也无从谈起。

(二)违背自然选择规律

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拥有了对人的受孕、出生、身体构造等加以控制和把握的能力,事实上,这种强而有力的造人技术蕴含着极端的危险性,而且是一个根本性的危险。一方面,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不像以往的现代技术那样,只是改变人所面对的客观自然,而是在基因水平对人之自然本性与存在形式的深度干预,或将永久性地改变一个人的外形、声音、行为习性、性格偏向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继而可能破坏人的身体及人格之完整性; 另一方面,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还可能突破人种界限而改变人的身份与属性,创造出各种准人类、半人类或人畜嵌合体等,甚至可对人类的基因结构进行全新的设计与配置,人类原有的基因序列与生命结构将被更改得面目全非,依此发展下去,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完整性将遭受彻底破坏。[6]

三、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未来的思考

今天我们应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科学技术到底是什么?在大力提倡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清晰的认识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现状。一方面,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具有精确度较高、定点编辑、基因表达的可控性较强等诸多优势,它对人类基因的操作将更加精准高效,对于治疗人类疾病亦大有裨益,也可大大增加所编辑的人类未来世代的遗传稳定性。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创造性、新颖性和不确定性,它以人工技术的强制力量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极其粗暴的操作强逼,可突破制造出传统生育技术以及在自然进化状态下所不能产生的人类性状,因而对人类基因组的介入性可能更加的内在、强烈和深刻。实际上,科学技术的本源应该是服务于人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类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适应环境,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人文伦理是不能背离的,要谨慎地对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朱新华.基因编辑技术背后的伦理与人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2(02):103-107.

[2]仲崇山,蔡姝,王拓,.“基因编辑婴儿打开了潘多拉魔盒?[N].新华日报,2018-11-28(15).

[3]肖思思,李雄鹰.广东初步查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N].人民日报,2019-01-2212.

[4]ISASI R,KLEIDERMAN E,KNOPPERS B M.Editing policy to fit the genome[J].Science,2016,351(6271): 337-339.


[5]章成斌.人类基因编辑研究伦理审查工作对策探讨——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在中国后的思[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06):461-465.

[6]胡玉鸿.人的尊严的法律属性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 5) :101-119.

作者简介:王娅(1996-),女,四川省小金县人,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0589ad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