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正确的隔代教育?

2024-03-14 01:0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进行正确的隔代教育?》,欢迎阅读!
正确,进行,如何,教育



如何进行正确的隔代教育 1、父母教育职能不能空缺

父母重教,祖辈重养;父母的爱仍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对孩子应更加留意关心;平时多抽空陪孩子,并参与他的活动;和祖父母沟通好管教子女的方法,分工协作,提供正确的教养信息给祖父母;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良好而密切的联系;祖父母未能协助孩子课业的部分,及时请家教或者老师辅导。

2、加强聆听和理解,多沟通避免冲突

有些事情父母要多聆听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何优劣,从源头抓起。多渠道多方式地沟通,避免产生正面冲突。老人认为年轻父母没有经验,所以对他们的做法感到质 疑。年轻父母可以用事实说明,也可以通过身边人的交流加以间接影响,例如多与老人的好友交流,传播育儿知识,再通过他们将育儿知识教给祖父母的间接传播法,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 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感恩是一切的基础”

其实,父母并没有义务帮我们养育子女,他们愿意无偿地为我们分担养育的责任,无非是出于父母对我们的爱与关怀。想避免隔代养育的问题,首先要做到感恩父母,感恩也是我们可以教会孩子的最大财富,这个品质超过任何其他的所谓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恩也是宇宙中最高的能量。

当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看待问题时会更能接纳; 当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会不再焦虑;

当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4“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理念,任何人在行为改变的方面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实现,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作为观察学






习的对象。我们想让父母改变陈旧的育儿方式,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让自己与孩子的良好互动展示在父母眼前,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父母。

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有: 1、容易形成溺爱。

多数老人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老人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老人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不能得到矫正。

2、思想观念陈旧。

许多老人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老 人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3、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隔代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原因

首先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历来有祖辈帮忙照顾孩子的习惯。其次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的主要精力往往都集中在事业上。另外就是农村家庭的“空心化”,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留下老人、孩子。于是在广大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2、生活习惯的不同

我们对于孩子健康的担忧,往往因为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比如,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不提倡吃剩菜剩饭,食物保鲜也会有专门的保鲜盒盛放;但是老一辈人的观念,还是很节俭,经常吃剩菜,也不太注重食物保鲜。再比如穿衣服这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82362a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