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

2023-05-02 09: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新版)新人教版》,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人教,奥秘,原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课题 2

原子的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十

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 ★它们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着

★★几点说明

①虽然有不同种原子,但是构成原子的所有质子都是一样的,同理所有的中子是一样的, 所有的电子也是一样的。

②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相当,都约是一个电子质量的 1836 倍,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 在原子核上,涉及到原子的质量时,可以忽略电子的质量。

③对于任意一个原子而言,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每一个质子和每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原子中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中虽有带电的粒子,但整个原子不带电,呈电中 性。

④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不同种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在数值上 等于核内质子数)肯定不同(不同种原子,质子数肯定不同)。

⑤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质子数也不一定等 于中子数。⑥在数值上有关系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易错点:由于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而误认为原子带电;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而误认为原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分子小。 ★★例题 1、利用课本 P53 表格 3-1 中相关数据,计算 2 个水分子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电子。

2、总结带正电荷的粒子、带负电荷的粒子、不带电荷的粒子分别有哪些?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含有很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 动,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就像分了层一样。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 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

2、现在发现的所有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 1 层,最多的有 7 层。电子层序数越 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前 18 种元素原子的排布规律】

总是尽可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 能排第三层。

2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 2n个电子(n 为层序数,第一层 n=1,第二层 n=2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3、原子结构示意 ①熟悉课本 P54 3-11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②会画前 18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一个特点:核内质子数=各层电子数目之和,此例子中有 17=2+8+7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中子的信息。 4、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①相对稳定结构: ②认真研读 P54 3-12,寻找规律: 每一(横)行:核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且结尾都以相对 稳定结构结尾;电子层数相同;结尾都是稀有气体原子…… 每一(竖)列:电子层数从上往下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仔细研究研究下列表格【非常重要 元素类别 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4

得失电子趋势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

成阳离子)

性质





结论

易发生化学 ★★元素的化学 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反应 大于或等于 4

非金属元素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性质由最 H 1

(形成阴离子) 子数决定。





稀有气体元素 8He 2 个) 难得失电子(为相对稳极难发生化

定结构) 学反应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但是 H LiH Na 化学性质不同, HegHeeArMN

5、离子

①离子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者原子团得失电子。

②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有阳离子与阴离子之分。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物理变化】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除了分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是由氯离 子和钠离子构成的。保持 NaCl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离子中质子数一定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 8(氢是 0)个电子的 稳定结构。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

③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 的正负(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1 时,1 可以不写。 Na+(钠离子) Ca2+(钙离子)H+(氢离子)Cl-(氯离子)O2-(氧离子)OH-(氢氧根离子)等。 ④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2+表示 1 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2O2-表示 2 个氧离子。 ⑤离子符号只有微观含义,没有宏观含义。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在课本,多读几遍。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1

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

12 2、表达式:

3、①Ar 有单位,是“1,省略不写;②Ar 不是实际质量,但是能反映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大 小关系,且有:Ar(甲)Ar(乙)= m(甲)m(乙);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c0092c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