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燕歌行》精品教案_7

2022-04-20 12:1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燕歌行》精品教案_7》,欢迎阅读!
唐诗,歌行,风骨,选读,兼备

《燕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诗作的主旨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2. 掌握诗歌环境渲染、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 3. 揣摩诗歌精湛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诗——高适的《燕歌行》,它是一首边塞诗(学生齐声回答)。你们怎么看出来的?请找出依据。

学生1回答:由题目可以看出来。《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塞之事。(书写注释)

学生2回答:诗人高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很好,由此说明学会看书下注释是多么重要。

教师提醒:一般诗歌都会写到景物、事物或人物,而这些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如果诗中有具有边塞特点的这些景物、事物或人物,就说明是边塞诗。

学生3回答:诗中有景物:烟尘、金、鼓、旌旆、羽书、猎火、大漠、塞草、铁衣、阵云、刁斗、白刃、沙场;有人物:汉将、校慰、单于、胡骑、战士、敌、征人、李将军;有地名:东北、榆关、碣石、瀚海、蓟北等等。 二、唐代边塞诗形成的原因

唐朝尤其盛唐国力强盛,各民族的融合、分裂,无不给当时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其中战争的影响尤为突出。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没有一年不发生战争的。频繁的战争,火热的生活,吸引了许多诗人的注意力,当文人们看到浩浩荡荡开赴边塞的大军,获悉从塞外传来的捷报,怎不会受到鼓舞?(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又怎能不激起他们心中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诗人开始赴边塞,去亲身经历战争的宏大场面,接受战争的洗礼,了解戍卒的心曲,接触边塞的风土人情。边塞,这块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此时又重新产生了神奇的色彩,这里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风土人情,甚至季节的变化,山水情态都有别于内地,引得诗人们兴致勃发,于是,大量描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风俗的诗歌产生了......

但是,战争不是仅有士兵火热的激情就可以取胜的,学习作品一定要了解具体的背景。 三、知人论世。

高适,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 高适此诗原序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事,因而和焉。

由注释得知,此诗为和人之作,但绝非无聊应酬,而是“感征戍之事而作,饱和着血泪的感慨;“事”,亦非道听途说之辞,而是作者身临其境,亲眼所睹。

征戍之事: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 四、朗读,思考:

1. 听朗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哪些人? 哪些景?



1


明确:事:战争;人:将帅 士卒 思妇;景:塞外秋景 2. 自读,思考: 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明确:战事发展的顺序: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 五、细细品味,鉴赏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 诗中哪几句是写将帅的?哪几句是写士卒的?反映了将帅、士卒怎样的精神面貌? 第一大组)

2. 找出诗中描写征人思妇的句子,赏析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第二大组)

3. 找出诗中边塞环境描写的句子,概括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第三大组)

4. 全诗以“李将军”作结,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四大组) 探究要求:

参与积极,讨论高效,力争最优!

1. 组长带领本组成员按照讨论的问题一一讨论,组长担任老师的角色总结答案。

2. 讨论时,手不离笔做好记录,标记未解决的问题以备点评时质疑。人人参与,热烈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快速思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点拨探究一:

问题1. 诗中哪几句是写将帅的?哪几句是写士卒的?反映了将帅、士卒怎样的精神面貌?

明确: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征人蓟北空回首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将帅:自大轻敌、腐败淫逸、贪生怕死、好大喜功 士卒: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绝望思乡

问题2. 找出诗中描写征人思妇的句子,赏析诗人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明确:用对比来突出征夫思妇双方的痛苦。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的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水如注十分感伤,少妇们在长安家中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枉自回首故乡。一四句写征夫,二三句写思妇,先夫妇、后妇夫,对比中错落有致,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问题3. 找出诗中边塞环境描写的句子,概括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诗句:山川萧条极边土

特点:辽远、开阔、荒凉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特点:荒芜、凄凉、萧瑟、衰败、广漠、苍凉中透出壮美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2


特点:边城遥远,难可度越。偏远边陲,苍茫广漠, 一无所有。渲染征战生活的艰苦。

作用:烘托——景色衰败衬托兵力枯竭(塞草腓、孤城落日等)

渲染——萧瑟凄凉的景渲染环境的恶劣,战事的紧张,征战生活的艰苦,士卒的孤苦。

问题4. 思考:全诗以“李将军”作结,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诗句把士卒与将领对比,以见志向、品格之尊卑;把李广与当今诸将对比,以见才能、功德之高下。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礼赞了战士希望有像李广一样的将帅能体恤他们,有勇有谋带领他们进行作战的美好心愿。



总结诗人复杂的感情:

颂扬出师队伍,寄予厚望;赞颂戍边战士英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精神;同情士兵苦战沙场、与亲人久别的遭遇;控诉将帅荒淫骄敌的罪行;期盼英勇善战、爱惜士兵的将领的出现。 反战:战争与和平(节选)

在战争的年代里 我们需要和平 在和平的年代里 我们不需要战争 我们愿铸剑为犁 我们愿枪炮弯曲 我们愿让所有的冷热兵器 统统丢弃在历史的荒漠 五、总结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2、朗读感知 3、抓住意象(人物、景物) 六、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思考:本诗中塑造了哪两种人物形象?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明确:这首诗塑造了英勇无畏的边城战士形象与卑微可怜的故乡思妇形象。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河边骨”和“梦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与对老百姓的深刻同情之情。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19048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