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反思1

2023-01-05 07:3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反思1》,欢迎阅读!
上册,识字,书包,反思,语文



《小书包》教学反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小书包》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品。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为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爱护文具,学着摆放文具,整理书包。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识字写字。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将生字融入到文具名称中进行认读,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生字的读音通过认读生字和朗读儿歌来正音,重点强调“书、尺”“作、早”。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生活情境识记、熟字加偏旁、加比画的方法。写字教学时,重点引导撇的不同写法。学有余力的同学在练写词语。

2.朗读指导。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适当停顿,采取先听读、跟读儿歌的方式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学生再试读。通过“橡皮、尺子、铅笔、转笔刀”等词语的适当突出,感受小书包用处大。

3.理解运用。联系生活,理解文具。学生平时都用到这些文具,对文具名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学习词语。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学习用品该到什么商店去购买,从而明白这些都是文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试着用文中的句子来表达。

4.说一说。引导学生学习用“我会……”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 二、成功之处

1.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小组内对读等形式,了解学习用品以及它们的用处。

2.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不分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说一说,引导学生学习用“我会……”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符合课标要求。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了字音,课上重点指导字形,但




字词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重要的,就这节课来看,由于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对重点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2.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说白了,我在课堂上并不足够大,有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框架着学生。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字词、读课文上多下功夫。首先让学生认识11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会写字笔画,能组词两个,指导学生课后,随父母到文具店或柜台认识更多的文具,将新认识的文具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贴到教室一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素材积累】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7dd9e8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