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阅读答案附赏析

2023-04-07 21: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阅读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
欧阳修,踏莎,赏析,答案,阅读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阅读答案附赏析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答: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 答: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 阅读练习二:

①下列对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B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登楼远望的情形,但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见,更添愁情。 C.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蝉联、链接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递进层深。 D.作者认为宋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与词人的性格有关,与幽深的情怀也有关。 ②下列词句中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两项是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E.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答案: A B E

阅读练习三:

1.简析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二字的妙处?

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残,凋落,写出梅花之凋零,细,细嫩,写出了柳条之初生。交代了出行时间初春时节。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浓浓的离别愁情,为整首词奠定了凄楚动人感情基调。 2主要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愁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远的离愁别绪,画面生动,意境优美。 【赏析】

本篇抒写远别离愁。

上片写远行人在春日离家后随着行程的渐远,愁也越来越重,越强烈。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是远行人途中所见之景,梅残、柳细、草熏等词渲染出悲情气氛;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写离家日渐遥远触发离愁,词人以春水迢迢比喻离愁的绵绵不断,真切生动,真实而自然地表现了其望归的愁情。

下片则从闺人着眼,悬想闺中人思念远行人的情态,表现闺中人相思的痛苦。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两对句、八字即写出闺中人的缠绵深切的相思之情。接下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既是远行人对闺中人的深情的嘱托,又表现了闺中人倚楼望远而又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补充说明上句,即使登楼也枉然,因为什么都看不见,你远眺到的只是平坦的、一望无尽的草地,原野尽头是重重青山,而你思念之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早已渺不可寻。即使望断春山也是徒然,更见闺中人的失望和感伤。此二句既刻画出闺中人的神态,又揭示出其内心深处悠远缠绵的情思,为宋词中的名句。今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赞曰: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目睹,惟存想象而已。写来极柔极厚。明王世贞《艺后卮言》说:此淡语之有情者也。

全词委婉缠绵,别具一格,词人将游子思乡之情与闺中人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写出两地互为相思的情思,可谓新颖生动。虽为常见的离情别绪的题材,但词人所运用的奇妙手法,使本词跳出俗套,读来清新雅致,令人神往。整首词意境优美,融情于景,情寓景中,表现了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词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3b7aa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