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2022-04-23 22: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欢迎阅读!
边寨,喜讯,下册,教学设计,北京

《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学习《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手段: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教师介绍: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1976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4、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


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情的跳着,脚脖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7、总结出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三、小组讨论: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7edd4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