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2022-04-14 01:2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绿色贸易壁垒案例》,欢迎阅读!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对漂白剂、染色剂等提出较高环保要求)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

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一般仅检9个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稻草包装)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诸如此类,在过去的对外贸易中,我国有不少农产品和食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而遭拒收或卡关甚至退关或销毁,造成贸易障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在当今的农产品、食品贸易中,发达国家采取过于苛刻


的卫生、检疫措施,是他们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矛盾和焦点,虽都集中反映在欧共体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决议"的达成尽管也反映了他们的妥协,但真正受害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如欧共体为其统一大市场所采取282项贸易措施中,除食品卫生措施外,关于动植物检疫的就有81项(其中动物检疫63项、植物检疫18项) 而且,这些新形成的欧洲统一的检疫标准均高于各成员国家原来的水平,这就给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更高更多的贸易障碍,其受害情况是显而易见的。 3蜂蜜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1996年出口量约为10万吨。其中40%销往欧盟国家,年创汇达11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1997年的出口量下降到48万吨。1998年又比1997年有所减少。据了解,蜂蜜产品直接涉及人类安全卫生,各国对此十分敏感。80年代日本提出蜂蜜中抗生素限量要求,90年代初欧洲提出杀虫眯的限量要求之后,我国对养蜂技术作了许多改进,已停止使用杀虫眯等高残留量的敏感药品。但是,由于卫生监控体制不够健全,一些蜂农对抗生素、螨克等药物使用量、使用方法不当,出口蜂蜜中残留药物超标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欧盟是我国蜂蜜的主要销售市场,在当前我国蜂蜜出口不景气的情况下,欧盟又将蜂蜜列为80%的植物性产品和20%的动物性产品,并依据其1996429日制定的9623EC指令性文件,实施对蜂蜜产品的卫生监控计划,对四环素、链霉素、磺胺、螨克等药物和杀虫剂提出严格的限量要求。此外,国外一些客商还要求对苯酚、硫磺、C13、酵母菌等进行检验控制,这将使我国出口蜂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这个要分两方面,因为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上主要国家的关税税率的增减幅度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成反比关系。 2、对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农产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税下降幅度。经济集团内部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其对集团外的下降幅度。这种关税下降幅度的差异,不仅使工业制成品的增长超过农产品贸易,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超过了它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且也使某些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超过了对集团外部的贸易增长。

3、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一般说来,进口货物课征关税后,会导致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下降,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保护和促进本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的作用。但如果关税税率长期偏高,保护期限过长,不仅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往往会阻碍国内这些产品的技术改进和成本下降,削弱产品的竞争能力,最终反而影响其生产和销售的发展。 4、对贸易差额与国际收支的影响

当一国出现严重的贸易入超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广泛采取提高进口关税等限制进口措施,可能会暂时抑制进口,缩小贸易逆差和改善国际收支。但从长期来看,提高进口关税是否确实可以祈祷这种作用,则难以定论。此外,由于一国提高关税,将可能引起国家连锁反应,竞相提高关税,高筑关税壁垒,限制对方的进口商品,结果会相互抵制关税对于缩小贸易入超和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但必须指出,上述的各种影响是在假设其他条件相同或者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会随之变化。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非关税壁垒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每个国家或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各有自己的利益,广泛的设置非关税壁垒,就人为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非关税壁垒改变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 二战后,特别是非关税壁垒的加强,使农产品贸易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技术密集型产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bab6042f60ddccdb38a0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