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危机及对策研究

2023-02-15 03:2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危机及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对策,信仰,危机,大学生,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危机及对策研究

作者:贾晶晶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03

【摘 要】“90的青年大学生,他们自我意识强,善于接收新事物,善于利用网络,但是他们却缺乏主流信仰、辨别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对网络也过于依赖。因此出现了他们对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的选择,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困惑与迷惘。针对“90存在的这些问题,本篇文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90后;教育;信仰危机;理想信念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终依托和支柱,是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认识大学生,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把握人才方向的需要。当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要力量。受世纪之交,国内经济的大调整,以及入世进程的逐步推进的重重压力,在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较大提高,奔向小康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领域的困惑和矛盾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表现出来。出于对社会发展的稳定需要和价值主体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考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的重要角色的信仰问题就变得具有十分现实的研究价值。 90后大学生信仰问题

在当代90后大学生的信仰世界里,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仍是存在的,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追波逐流,盲目崇拜。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不加任何理性的思考,坚持一种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态度。我个人的感觉造成90后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理论教育的缺乏

1.当前大学里面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虽然高校开了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课,但教条和照本课本的模式,缺乏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理论性和科学性,脱离实际,只是空空的依靠书本知识,结果造成许多大学生只是应付考试而不会具有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意识。

2.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理论学习,他们只是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表面必有而实际可无的位置,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难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难以激发大学生深入研读马列主义著作的热情。马列主义知识和理论素养的缺失,将直接导致了坚定的信仰赖以生根发芽的土壤的贫瘠。 (二)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等方面正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迅速产生着剧烈的变化。 2.网络庸俗语、网聊网恋、暴力色情、网络游戏等现象紧紧的围绕在90后大学生的中间,不良、悲观厌世等情绪不断滋生,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信仰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二、90后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研究对策

一个国家没有民族精神,便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也就没有生活的目标和希望。因此,为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对90后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形成原因有了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还必须有针对性地探索其信仰重建的路径与对策。信仰教育是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化解90后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积极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思想实际状况,找准着力点,大胆进行教育创新,用鲜活生动富于时代气息的内容和方式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1.理论教育

信仰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应该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上。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逐步的发展过程,只有到了理性阶段,才会真真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而不仅仅是人们信奉的主义的判断。所以我们要继续加强和改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应时刻注意以科学作为重要的突破点和进攻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活动,但决不仅仅的局限于单纯的精神活动。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它可以很成功的支配90后这一个社会主体去呈现信仰的正义感,也就是真理性,同时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信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或者间接的支配着90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积极引导90后大学生去参加高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社会调查,扶贫支教等,让90后大学生真真实实的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中去;让90后大学生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增强90后大学生的信仰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 加强90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建设 1.党风党纪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腐败问题,要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腐败是影响党在人民心目中崇高形象和严重损害执政党形象的重要因素。在一个腐败风气较重的社会环境里,很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并会严重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极其产生的效应,其负面效应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念,人心涣散,这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 2.社会舆论宣传

加大社会舆论宣传的力量,净化高校网络环境,构建良好的宏观环境。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延伸到网络上,让青年大学生在主动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信仰教育,使信仰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信仰教育变得更加具有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应该时刻牢记新时期青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自觉地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一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事业的建设者,正确的面对和对待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并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史海生.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情况调查报告[R].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2]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彭旭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陈洁君.浅议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M].长沙大学学报,2009.

[5]郝晓玫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M].长沙大学学报, 2012. [6]王思博.信仰文化[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作者简介:

贾晶晶(1986-),女,河北邢台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建设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316445203d8ce2f006623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