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记忆与责任:后悲剧时代的灾难艺术叙事——汶川大地震灾难

2022-05-17 18:30: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见证、记忆与责任:后悲剧时代的灾难艺术叙事——汶川大地震灾难》,欢迎阅读!
震灾,汶川,叙事,灾难,见证





作者:闫现磊

作者机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出版物刊名: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页码:63-68

年卷期:2015 2

主题词:后悲剧时代 灾难艺术叙事 遮蔽 创伤书写 灾难意识



摘要:从“5.12”到“4.14”,从汶川到玉树,从苦难到苦难。灾难只能是生者的叙事,然而这仅有的生者叙事往往是被“遮蔽”的,悲剧被形形色色的主体宏大叙事消解了,同时悲剧感也被淡化了。自然与人的冲突被带进统一价值观的尺度,于是被赋予一种大善的底色。笔者认为后悲剧时代的灾艺术叙事具有见证、记忆与责任的三重属性,需要转向“创伤书写”的尺度,并发挥其发展受众道德想象力,唤醒受众悲剧感、灾难意识的作用,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基于这一向度,从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艺术叙事切入,分析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依据海德格尔艺术思想的启示,就灾难艺术叙事如何实现突破以及“后悲剧时代,艺术何为?”进行一些反省与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357b2ed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