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导读

2022-07-26 11:5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易》导读》,欢迎阅读!
周易,导读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

课号: 054TSCAGY 课程名称: 《周易》导读 改卷教师: 学号: 名: Wallace 分:

谈谈《周易》

《周易》历来就被誉为群经之首,中国文化之源。可以说,中国没有一部经典像《周易》影响这么深远,具有这样崇高的地位。“易”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孕育中国文化的胚胎和母体。由易为母体而孕育形成的道家、儒家、墨家、禅(中国的佛学)医学等等,构筑了中华文化庞大的体系。其一直发展壮大,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思想载体和灵魂。 《周易》由《易经》《易传》组成。构成《周易》的基本内容是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的构成全是由代表阴、阳的两种符号三位重叠构成的。不同的重叠方式构成不同的卦画。如三阳重叠为乾,三阴重叠为坤,一阳在上为艮,一阳在下为震,等等。因为阳代表男,阴代表女,所以古人将八卦比作一个大家庭。有父、母、长男、长女等等。这些称代,对体现卦的含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准确地识别各卦,古人还根据各卦的形象编了八句口诀: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易》本是卜筮之书,主要是用来算卦的。为了使八卦变化更多,含量更大,古人又将八卦交叉重叠起来,八卦与八卦重叠,构成八八六十四卦。每卦由三画变为六画,称为六爻。每卦六爻, 六十四卦便有了三百八十四爻。各爻都有断定吉凶的爻辞。这样,每占一事,就有了可能形成的三百八十四种不同的结果。

八卦相传是伏羲所作。《易传·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不仅认定伏羲(即包牺)作八卦,而且指出他作八卦的原则和制定八卦的重大意义。至于重卦,有说是伏羲所重的,有说是神农、黄帝重卦的,说法不一。但多数人认为伏羲作八卦,又自重为六十四卦

最初的八卦并没有卦爻辞,解卦完全由解卦人依据各卦、爻解说。相传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从此解卦有了大体的规范。卦辞是断定一卦吉凶的,爻辞是规定各爻的。以《周易》第三卦《屯》卦为例,它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爻辞由下而上。第一爻叫初九,最上一爻叫上六(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以《屯》卦为例,卦体为薹,下面是震,上面是坎,其爻辞的位置依次为“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六二:屯如遑如,乘马班如。匪盗,婚媾。女子贞不宁,十年乃字。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如果占婚姻,遇上六四爻,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那是十分的好卦。如果遇上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那是最不吉利的卦。至于占卜时,怎样才能算到某卦某爻,另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程序。

为了推断的空问更大,后来有人再作《易传》,共十篇,即《彖辞》上下篇,《象辞》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一篇,说卦一篇,序卦一篇,杂卦一篇,称作“十翼”翼即羽翼,就是翅膀,有辅佐、补充之义,相传为孔子所作,实际上是战国时人作品。“十翼”虽然名义是解释《易经》的,但自成体系,其逻辑性、哲理性远在经文化之上。如《系辞》增释《噬嗑》卦上九爻辞“何校灭耳”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揖,罪大而不可解,《易》口:‘何校灭耳,凶!


《易》虽然是卜筮之书,但卦与卦之间,爻与爻之间往往隐含着深刻的哲理,能给人以有益的警示和启迪,所以它又是我国古代集哲理大成之书。古代文人写理论文章往往引用《易》的卦爻辞及《易传》有关词句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所以《易》同时又是中国的古代哲学

由于对易的运用和目的不同,故古有象数派和义理派之分。象数派着重卦文所称代的事物和运算策数以断吉凶,用于卜筮;义理派着重其中的哲理以论辩,用于论理。但二者不能截然分开。为了阐明道理离不开象数,为了说明吉凶离不开义理,有时甚至于义理中包含了吉凶,于吉凶中包含了义理。试从《乾》卦为例。《乾》的初九爻辞说“潜龙勿用”九二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如果有人要预卜前途,遇上初九爻,尽管目前此人运程不是太好,但在精神上能得到很大的安慰,因为他毕竟是龙,只是现在还在潜伏阶段,不到时候。如果遇上九二爻,鼓舞就更大了。田虽然不甚广大,但毕竟有了活动场所, 而且“利见大人”,可以求人帮助。如果有了一定成就的人遇上九三爻,那就为自己敲响了警钟,必须兢兢业业,不断努力。不仅白天做事要全神贯注,夜晚也不能胡思乱想,这样才能“无咎”,才不致出问题。因九三爻辞既有警策性,又有激励性,所以我们的民主党派中就有“九三学社”

《易》虽然同是以卦成书,但内容结构并非一致。通常的说法有三种,《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相传《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周易》则是周朝的。《连山》《归藏》二易, 只有名称,并无实物,具体是什么内容,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我们看到并在实际中使用的是《周易》《周易》也有多种版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周易》就与通行的版本不同。再者,在古人的文章中引用的卦爻辞也有不出于《周易》的,谁也说不清它的由来。这就说明,除《周易》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易》曾经存在并被人使用。

《周易》在古代是群经之首。读书人没有不读《易》的,也没有不懂《易》的。不仅“读大书”的人读《易》、懂《易》,就是发蒙不久的幼童也读《易》。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写学生的读书声“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按:“上九”当为“初九”之误),就是儿童读《周易》的证明。由于《周易》有象数和义理两重性,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卜筮和辩论的双重用途,而两个方面又交相起着作用,所以本身是一种异常复杂的现象。如果把它单纯看成预卜吉凶的工具,甚至鼓吹成一种预测的“科学自然是不对的。但如果将它看成一种哲理,而且是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中体现的哲理,对人的精神具有鼓励的作用,是很有益的。“九三学社”的命名就是例证。因此,我们既不能因象数的消极因素而否定义理的积极作用,也不能以义理的积极因素而包容象数的消极作用。

冯友兰先生讲周易是宇宙代数学它是个空套子,任何事都可以装进去。“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因此我们还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易”稍加阐述。易经的六十四卦内容宏富、包罗万象,各卦象数义理的变化更是错综复杂、难以掌握。然而,站在整体的角度观察这六十四卦, 我们可以发现,易经告诉我们的所有这些对待的管理工作的处理方法都可以用六字原则来概括——变易、不易、简易。

首先是简易,简单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方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普及化,是“简易”的路径。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结构、基因代谢规律、基因进化规律,才有可能实现“简单化”。而《易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模型,可供借鉴,乾泉教授的《全息系统管理理论模型》就是“管理简单化”成功的探索。

其次是不易,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构成其有机生命的基因密码DNA基本规律是相对不变的。也就是说探索社会基本成员,包括城市、政党、政府、企业、团队、产业、市场等所有组织系统,构成其生命系统的基因密码、和基本代谢规律,是当代管理学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易学的“阴阳、太


极、五行、八卦、河图、洛书、64卦”等准数学模型,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乾泉教授的《全息组织系统DNA模型理论》就是在《易经》“不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生命科学》等最新成果,探索社会组织系统的全息DNA码及结构排列规律,是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普适性规律。

最后说变易,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化就是变易,“变易”是易经研究的主要内容,《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彖传”“象传”“文言”等,核心思想讲述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易经》“全息”“系统”“变易”的哲学观和独特的符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变易”的类数学模型;为我们研究企业、团队等组织系统的生命周期,组织DNA代谢、遗传变易和生存竞争,如何更好地把握变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路径。

《易传》以章句注疏的形式阐述并传播诠释者的学术思想,这是中国古代传播行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有人还认为,《周易》开创了世界数理哲学的先河,并且是二进制数学的始祖。《周易》中还有丰富的文化蕴含,反映着古代华夏族先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变迁。总之,玄妙而神秘的《周易》,不仅是中国传播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以及世界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想要读国学经典,首推《周易》孔子晚年也曾感叹:“假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参考文献 [1] 梁绍辉.天下奇书[J.老年人,2008(12) [2] 宋会群,苗雪兰.中华第一经[N.光明日报, [3] 彭绍发.浅析易学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1) [4] 余志鸿.《周易》——中华文化的不朽经典 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9(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399a6e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