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24 18:2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对策,班级,存在,中学,问题



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全局,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班级管理如若存在问题,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乃至可能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确由于各种层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相当多的一些问题,甚至是共性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是改变现状的最好方法。因本文中对于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

标签:现状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 一、中学班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班级管理的随意化、班集体凝聚力不够强、教师的专制型等。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忽视德育教育

应试教育是对应素质教育的、以考试作为方式、以升学作为目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压力。然,也对班级管理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巨大,家长、社会乃至学生特别强调且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对班级管理氛围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也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ttC1nMkcb7YmJ72dhIheD6mbZgjw64cpy+mkXR5QbvI=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教师权威无疑是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从而控制学生干扰行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因此,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3.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于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于部是群众的代表,学生都想当干部、当个好干部,但缺乏个人都是班级小主人争取做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意识。这说明在班级管理中,




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4.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亟待增强。

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此,班级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范围也很广,其中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的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研究产生的边缘学科,教育社会学教育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班级管理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因为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



二、班级管理对策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像雨后的春笋一样的茁壮成长,吸取更多的教育雨露。



1.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管理者应树立公平的理念。

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方位地考虑班级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功能,使二者达到和谐一致的统一。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平等的发展。当然,班级需要管理,而决不是放任自流。但不能把具有个性化生动具体的班级管理绝对化,进而导致管理主义。



2.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符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7Z9V0+VLa64ymBIZh2Jq0j8CbVEAaMvTw0vxwwKxcPs=义,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3.确立集体奋斗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应实行目标激励法。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应为全班学生确立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方方面面都争当学年组最好的班级,学生承诺这个目标,就会自我督导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勇于超越自我。同时,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老师的奖励。这样,学生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适应未来,实现自我价值。



4.树立优秀学习榜样。

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学生的显著特点。因此,比、学、赶、帮、超这样




激动人心的口号往往在学生群体范围内喊得最响亮,激励的效果也最明显。班级中的学生总会有优、中、差之别。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就要重点对优秀学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要张扬声势,造气氛,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看齐。



5. 建立健全班委会班级管理自责化制度。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烦琐、费时的工作,把几十个生龙活虎、个性不同的学生管理好,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班委会在班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班委会工作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教师每接一个新班后,首先应研究学生档案。了解学生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情况,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到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其次,要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挑选一些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当班级干部,实行干部竞选制干部责任承包制,实现班级管理自责化,做到班级里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再次,班级实行了分片管理后,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片管理,选好每组的组长,并要求各组的组长定期交自己小组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总结报告。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自责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结束语

中小学班级管理诸多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一方面,作为班级的教育管理者,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根据班级教育管理的规律指导班级管理的实践,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班级、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要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柳清秀.班级教育管理艺术[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龚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23e111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