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朦胧诗的创作特点

2022-10-15 18:0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朦胧诗的创作特点》,欢迎阅读!
朦胧诗,创作,特点

1朦胧诗的创作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子夜》的艺术成就:《子夜》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描写手法的多样化,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结构的宏大严谨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按各自阶级(典型的共性)的个人性格,以其特有的方式活动着。吴荪甫的奋斗、挣扎、失败;冯云卿的投机、取巧、破产;赵伯韬的勾引、预谋、取胜等。不论是失败、破产还是取胜,既是他们个人的,也是他们阶级的命运。因此这些人物都是典型的。对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是如此,就连吴老太爷进城“风化”也带有很大的典型性:它象征着旧中国封建的“古老的僵尸”,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风化了。2)描写手法的多样性。对于典型人物的刻画,小说主要是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作者善于捕捉人物一刹那的内心活动区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常常达到细致入微、真实可感的境地。同时,小说在人物塑造上还巧妙的运用了典型细节,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3)语言的丰富多彩。小说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精神状态以及同一人物不同时间的不同心理,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言,富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结构的宏大严谨。《子夜》展示了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画面,其中的三条线索是其描写的中心,这三条线索由于其联系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显得宏大,但同时又系于吴荪甫一身,多方展开,因而又显得严谨。3、秦牧的散文⑴秦牧散文的创作思想和美学原则是追求丰富的知识性,在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的知识趣谈中寄寓深刻的思想性。他认为:“作品中丰富的知识和新鲜的事物也能产生魅力和情趣。它能把人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读着读着,仿佛眼睛也亮了。”所以,他的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常常能使我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2)秦牧注意以杂文的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体制,批判丑陋、匡正时弊、宣扬真理、赞颂新事物,使之发挥战斗的作用。(3)秦牧在处理题材和突出主题上迂回曲折,把许多新鲜的事物、知识穿织在一起,自然地表达出来。(4)秦牧重视语言修辞,在酣畅淋漓、亲切恳挚中引入大胆的想象,在丰富华丽的词藻中倾入热烈的事情。秦牧,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4茶馆的创作成就《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5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2)在结构上,1、独特的"


卷轴式"平面结构。2、用巧妙的衔接与穿插安排分散的人物。(3)侧面透露法。特殊的戏剧冲突 ,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小茶馆影射大时代。4)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2、语言的幽默风格。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5)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5青春之歌的创作成就1者:杨沫(2)主题: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3艺术特色①两条中心主线,均以林道静为中心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她的自身成长,第二条主线是她的革命道路。②丰富的人物形象 正面人物:卢嘉川、江华(英雄形象)、林道静反面人物:余永泽(自私,平庸)、戴愉 林道静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经过自身成长,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③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尤其是杨沫作为女性作家的丰富细腻柔情的笔调。6简述郭小川叙事诗歌创作的成就和艺术特征。郭小川叙事诗主要成就:一九五七年的歌颂纯真的爱情的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一九五九年歌颂人民军队中高级指挥员的形象的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以及《严厉的爱》等。郭小川的叙事诗无论从诗人自己的创作道路,或是它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上的地位来看,无疑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的。艺术特征:1、歌颂时代的生活和战斗的人生。洋溢着革命激情, 塑造了一系列以革命利益为最高鹄的革命者形象。2注重诗歌语言和形式的不懈探索和不断创新。3重视对思想深度的开掘,想象丰富。7红旗谱的创作特点。首先,在思想内容方面,《红旗谱》描写了三代农民的斗争生活,他们的性格特点、斗争方式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其次,语言方面有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色彩。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具有口语化特征。再次,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但又没有完全模仿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而是保持人物的集中、故事的独立。第四,在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了西方的心理透视法,可谓取中西文化融会之精华,这本身也表明民族化是不排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8边城的文体风格1<>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蓄的美,融合在整个故事和人物之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2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看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独创出一种诗化的境地。《边城》全书21节,每一节都是诗,也都像梦,然而又是现实,是梦与现实的协调一致。3结构疏放,色味清淡,意境超逸。这类小说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抒情小说,并将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者。9郭沫若诗歌的创作特点郭沫若是创造社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很鲜明,很个性的艺术特点。他强调自然流露,主张形式绝对自由,重视灵感,还归纳了一个公式:=(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使得他的诗,读来流畅自由,韵律和谐。首先,诗歌的语言不拘于时,明快自由,并运用大量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天狗》以排比、递进的语言和一气之下的节奏表现奔放的激情,比喻运用特别出色。其次,诗歌的感情激烈充沛,如《天狗》中直抒胸臆的声势浩大,不可阻挡的感情,《炉中煤》中隐蔽却深刻的情感,不论是缠绵而强烈的感情,还是隐蔽,不易察觉的深情,带给读者的冲击力都是热烈而感人至深的,使人深受感染备受鼓舞的。再次,诗歌的思想深刻,如《炉中煤》用新颖的比喻,托物言志,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然,郭沫若的诗歌在用词上过于重复,显得冗长烦多,却不能遮盖其光芒。总体来说,是个有点远远大于缺点,同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发挥的特定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总的来说,宏伟的构思,丰富的想象,激越的情调,急骤的旋律,是郭沫若诗歌的主要特色10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3368d649649b6648d747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