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个性化作文

2022-09-12 00:07: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呼唤个性化作文》,欢迎阅读!
个性化,作文,呼唤

呼唤个性化作文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语文组李惠玲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他们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他们的兴趣得不到积极的培养。我们用一种固定的僵化的评价标准来评判所有活生生的学生,于是许多有个性但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打入另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种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小悲剧,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一个大悲剧。我们不能让这种悲剧继续演下去了!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提出“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语文教育在解放学生个性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可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每次作文,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但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以作文写得僵硬、呆板、充满着空话、套话。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身边发生着很多事情,为什么学生总觉得没话可写呢?我想,这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作文指导仍然坚持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自然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不允许存在着虚假,否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只有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文才有生命力。 一、宽容的命题,培养学生自主选题的意识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或与学生的年龄思路不一致,样就会把学生的信息和思维封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所以应让学生参与命题,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真实。作文命题不在乎大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心”“我手述我情”的条件。

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事,往往在于教师总出一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老掉牙的、大而空的题目。于漪老师说:“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新《大纲》也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自由命题作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他们会找一些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来写,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产生主人翁的意识。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爱××》这篇作文时,就让学生紧紧抓住题眼“爱”去补充人、景、物等。这么广泛的写作范围,触及了学生胸中所有积蓄,发表的欲望被激起了,全班共写出了60多个各具特色的题目,其中有《我爱高三》《我爱足球》《我爱弯弯曲曲的山村小路》等等。这些题目,一经学生手,便增添了许多无穷的乐趣。由于题目是自己选的,而且贴近生活,有话可写,所以学生写作兴味盎然,作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总是与众不同的、瞬息万变的,因此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将是富有个性的。 二、鼓励性的批改,激发学生长久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经过一番苦思苦想写出的文章,肯定是或多或少有一些毛病的,但是如果篇篇文章换回的都是老师挑剔的指责,一无是处的否定,那他还会“想写”吗?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这话很有道理。所谓鼓励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学生文中的闪光点,给予真诚恰当的肯定。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被人承认、肯定的渴望。语文老师给学生写在作文后面富有鼓励性的评语,恰是满足学生这种渴望的途径。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一听作文就皱眉的现象早已不鲜见,而现在我们每位老师要努力


的就是从老师让他写变为他要写,让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这就要求老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写作的兴趣,用我手写我心,充分张扬个性。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恰恰是更多地注意对学生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方面的指导,忽视了思想的启迪,这是有失偏颇的。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人育人。教师对学生作文评改的恰当做法,在于能够对症下药,做到批得准确,评得恰当,富有启发性。不妨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教;多给鼓励,慎用批评;材落笔,明确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一是称赞式鼓励。面对学生选材的好角度,分析的精妙处,认识的新高度,老师要把热情的夸赞之语,品读后的欣赏之情,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而骄傲,学生就会把这不经意间闪现出的光亮变成以后寻找光明的方向。二是期望式鼓励。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作文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认识到,学生肯动笔写,有勇气把它交给老师,就说明他有学好向上的愿望,而这点士气是可鼓不可泄的。我们老师在批阅这种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有时即使是披沙拣金也要从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用慎重的措词、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例如对于写议论文不会分析论证的则这样写:“你的这个事实论据选得非常好,可惜这么好的论据没发挥出最好的论证效力。你再想,论证部分该如何加强笔力,能使人们对这个事例所体现的思想认识得更清楚,试一下怎么?”在这里,既有充分的肯定,又有热情的鼓励。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是老师的信任、尊重,到的是鼓励,激发的是兴趣,收获的是进步,同时也激起了再创作的欲望。 卢梭说过: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这一篇篇师生互动的作文中,学生对老师不用设防,老师靠真诚这把钥匙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辛勤的劳动、闪动的智慧,负起了振奋学生精神、激发学生爱心、塑造其健康人格的责任。这民主平等的对话中,师生感情得以交流,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领会生活的真谛,老师在无声中润物,学生在平等尊重中自觉进步。 三、提倡大胆作文,拓展个性化的思维空间

“大语文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新教育观为指导,以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要“力争有创新”为依据,遵循写作心理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立足个体成长中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作文,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大胆作文,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新的见解,对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说,学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他们最少条条框框,最不保守,最喜欢破坏旧的东西,最喜欢求新求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呢?我认为与高考有一定关系,与我们教师的指导也有一定关系。前些年,高考作文比较看重审题,写跑题得分很低。生为了不跑题,就只好求稳了,得个基本分也比跑题强。近几年,这个问题得到了纠正,实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淡化文体,学生可选择的余地甚宽,不容易写跑题。还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面,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开来,区别对待,有意识地鼓励考生写富有新意的文章。些改革都是好的,于提倡作文个性化有积极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人的基本素质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是人的共性。但由于每个人在天赋、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的内在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境界。然而,联系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的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作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作文缺乏灵气,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的是别人的思想,给人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之感。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多种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应极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表现自我,发展多姿多彩的鲜明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将是一门永远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和语言天赋,提倡大胆作文,鼓励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灵语言,才能迎来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add5de5901020206409c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