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类学

2022-04-29 21: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旅游人类学》,欢迎阅读!
人类学,旅游

1旅游:人们居于不同想法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在此过程中同旅游中介和旅游地所发生的互动关系的总和。

2游客:出于不同想法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前往异文化地区体验不同生活,或参观或访问的群体。

3符号:符号即旅游标示物对游客的意义,作为符号系统,一般的旅游标示物都具有两种基本的指示功能,能指和所指,同时也具备几种基本的指示功能:标志功能、代言功能、宣介功能,通常符号的能值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变化不大,而能指变化却很大。

4通过仪式:“是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过程,包含分离、过渡、组合三个程序内容,就如从世俗、神圣、世俗的变化。

5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以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事项未研究对象,比较偏应用,主要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学科。

6全球化:这一概念,源于对国际关系和现代化的延续,它不只限于政治经济领域,同时社会文化也出现全球化,它体现在任何人、事、物都可以在全球流动,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

7柯思:从旅游经验角度来分析,游客的旅游经验有多种模式和类型,1:来自于游客生活的社会所施于的“推力”而产生的“再生模式”2:由于厌倦、无聊现在的生活而逃离,体验新生活的“转换性模式”3:以体验经历不同文化为目标的“经验性模式”4: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模式去进行长期的旅行体验的“实验性模式”5


以一种“选择性”的精神中心为信念或为之约束的“履约性”的旅行活动的“存在性模式”。

8旅游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人类学是一个跨地域、跨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研究最关心的是社会群体的文化表现和社会行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田野调查素来以在某一个“异文化“地方长时间生活,参与观察,从事第一手资料收集,重实地调查为原则,他可以让我们去到主、客人的社会,能让我们参与进当地人的生活,去了解当地人的文化风俗习惯等。

9旅游的全球化图景:全球化现象政治经济领域,社会文化也出现空前的”流动“1,”族群图景“的流动,不同民族和人群在全球化背景下大规模移动现象,使生活方式发生史无前例的改变2,”技术图景“的流动,科学技术作为技术性工具和概念在全球化经济和文化活动中成为无以替代的重要角色3,”财金图景“的流动,指资本的全球化流通,经济贸易在全球范围活跃的进行着4”观念图景“的流动社会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会借着全球化的流动进行传播和互动,5”媒体图景“的流动,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电影等各种方式传播信息是全球化的表现。

10真实性:旅游的真实性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和认知:1“客观性真实”指旅游在客观方面的原始性属性,游客的客观经历和游客的认知大致相同,2“建构性真实”经过人为加工而呈现出来的,既包含了旅游行为本身的客观性,也加入了别的因素,如:想象,期待、权力等主观性,使旅游“客体”成为一种“象征性真实”。3存在性真实“是由旅游者和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所获得的,对于建

构性真实的主观体验,这种真实与具体旅游活动中的客观物质无关。

11从旅游人类学角度分析游客:1离开惯常居住地前往异地的人2他们或以休闲、或以积累不同经验、或以体验不同的异文化为目的、想法、观念而外出。3他们将围绕异文化地区展开一系列的娱乐活动。4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或是观望,或是简单参与,或是深入融入体验。5旅游时间或长或短,最后他们会有不同的旅游体验,这就是游客。




12旅游人类学的学科特点:1确认文化以及人类动因和意义。2地域、跨文化3深入了解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文化互动的结果4强旅游推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5主要的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法,通过田野调查去实现跨地域的异文化研究。

13旅游动机:所谓旅游动机也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议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探新求异的需要(外界拉力)和解脱压力的需要(身边环境推力),基本类型可分为1身体方面的动机(包括度假休养、海滩派遣、娱乐活动等)2文化方面的动机(希望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包括音乐、民俗、宗教等)3人机交往方面的动机(为了满足自己开展社会交往而产生)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包括洽谈商务、出席会议等)5购物方面的动机。

14符号的标示物构建过程:第一阶段被称作“神圣化景物命名状态”由巨大的社会工程性工作来实现,确定景物或景点的社会价值;第二个阶段是“框限和提升“提升是在一个具体的景点案例中对一个特定物进行建构,对旅游景物进行基础性构架和展示。第三个阶段是”奉祀秘藏“有些特别的参观物被神秘地放在一个地方;第四个阶段叫”机械性再生产“即圣物的神圣化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31585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