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本溪简介

2023-03-03 17:0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本溪简介》,欢迎阅读!
本溪,整版,简介

本溪简介

名称由来:本溪得名于本溪湖。本溪湖位于市内,湖面不及15平方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别看湖小,却也小有名气,曾被列入关东十景。清代同治年间处士高升先所书"辽东本溪湖"刻石于湖口,湖旁筑有慈航古寺,建于明末,梵音香火曾盛极一时。此湖四周峰峦回抱,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谐音本溪湖。从此,以湖名市。1939年正式设立本溪湖市。新中国成立后,才去掉""字,定名为本溪市。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

本溪,地处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特大城市。清光绪二年(1876)始建桓仁县。三十二年置本溪县。1939年设本溪湖市,1948年设本溪市。 本溪市花天女木兰花 本溪市树枫树 本溪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枫叶之都”!成为全国首个也是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地理位置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全境总面积8411.3平方公里,呈亚铃形分布,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北靠沈阳、抚顺(距77公里,距抚顺79公里),南接丹东(距丹东198公里),西邻辽阳(距辽阳46公里)、鞍山,东傍吉林(距通化150公里)。本溪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特大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市、全国依法治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行政区划

本溪市设平山、明山、溪湖、南芬四区两县,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全市共25街道办事处(两县各一个)、40个乡镇、229个社区、 289个村民委。全市有汉、满、回、朝、蒙等26个民族,总人口156.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1.3%(2011全国人口普查,本溪常住人口为170万) 本溪气候

本溪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1℃~7.8℃,最热的七月,月平均气温为24.3℃;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4.3℃。雨量


比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800-9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综观全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最佳旅游季节为秋季。 经济发展

截至2010年末,本溪已完全年850亿元GDP的总量,人均5.5万,增长1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亿元,增长27.4%。本溪县8000人口的高官镇,以一镇之力单独创造了43.2亿的GDP量值,人均52.3万,相当于深圳市人均GDP的五倍。

历史文化1644年(清顺治元年),本溪市区、本溪县属于辽阳府;清康熙年间桓仁

一带被列为封禁地;1928年(民国1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本溪、桓仁两县仍属之。 1931·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本溪县隶属于奉天省,桓仁县隶属于安东省1945·一五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9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热辽军区十六军分区部队进驻本溪。108日和1018日,先后成立本溪市、本溪县民主政府,均隶属于辽宁省。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



河流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条,主要有太子河、浑江、草河三大水系。年水资源总量39.23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9.76亿立方米。 自然植物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小花木兰。由于天女木兰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市政府将该花确定为本溪市市花。

旅游资源 拥有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26处,景点近千个,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个,各类景区与风景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80平方公里。其中著名的有世界文化遗产—桓仁五女山高句丽山城,亚洲最大的天然溶洞—本溪水洞,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国家森林公园—关门山等,集山、水、林、泉、洞为一体,素有“燕东胜境”之称。

本溪水洞是四、五百万年前因地壳变迁而生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区东三十五公里的太子河畔。洞口在太子河岸畔,洞口座南面北,依山傍水,高七米,宽二十五米,呈半月形。在洞口上端的悬崖峭壁上,刻有薄一波手书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关门山景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48公里,于本溪水洞南十三公里处,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五女山曾名“五龙山”,“五余山”。在桓仁北浑江西岸。坐落于桓仁县县镇内,距县政府仅八公里。相传古时有五女屯兵其上,修城筑堡,抵御外侵。之后,自命五女山,故而得名。至今仍有五女庙遗址。五女山是历史名城,现为辽宁省省级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580040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