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社会学史期末试题 B卷参考答案

2023-03-14 01: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8国社会学史期末试题 B卷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社会学,期末,试题,答案,参考

河南财经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社会学史》B卷参考答案

(供哲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使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康有为 2、厦门大学 3、严景耀 4、吴景超 5、卜凯 6陶孟和

7、陈长蘅 8、陈翰笙 9、林耀华 10、李达

二、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1小题10分,共20分) 1、请列举我国早期理论社会学研究的5为学者及其主要代表作 1)注重社会的生物因素者:潘光旦,代表作《优生与文化》

2)注重社会的心理因素者:孙本文(吴泽霖、胡鉴民),代表作《社会学ABC》或《社会学原理》

3)注重社会的文化因素者:孙本文(陈序经、黄凌霜、吴文藻、胡鉴民)等 孙本文的《社会学上之文化论》或陈序经的《中国文化之出路》

4)注重经济因素者:吴景超(乔启明)吴景超在其代表作《第四种国家的出路》或乔启明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5、注重社会整体或综合的观察者:朱亦松、(孙本文、柯象峰、龙冠海、高达观)等。朱亦松的《社会学原理》

6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衡),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瞿秋白的《现代社会学》等

2、请列举现有4部不同版本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

第一、孙本文先生所著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第二、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第三、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第四,王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 第五、郑航生主编的《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1、简述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展的主要社会调查。

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解放区农村调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对广大的农村,进行了大量社会调查,其著名的调查报告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长岗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

第二、陈翰笙主持的国民党统治区农村调查

陈翰笙等人在国民党统治区农村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调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次,一次是对江苏无锡农村进行的调查。陈翰笙主持的另一次是对河北保定等地为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烟草的农村情况的调查。第三次大规模农村调查为广东农村调查。 2、简述吴文藻对于社区学派的贡献

吴文藻,江苏江阴人,他首先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他并倡导开展实地的社区研究,作为推进社会学中国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第一、吴文藻最推崇功能学派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主张以此指导实地社区研究。 第二、培养社区研究人才。吴文藻除亲自发表文章介绍功能学派人类学之外,他还邀请了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布朗来系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建立社区研究机构。抗战以前,吴文藻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依托,组织与指导了一些实地社区调查与研究实习活动,这些实地社区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梁漱溟倡导与从事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理论根据,是他所提出的“中国文化失调与重建理论”。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他把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依次分为三条路向,即第一条路向,西方文化,以意欲向前发展为其根本精神。文化发展的第二条路向,即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合持中为其根本精神。中国文化在尚未走完第一条路向的情况下就跨进了第二条路向,因而是一种早熟的文化。第三条路向,为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这是佛教文化的路向。

4、简述恢复以来的中国社会学与旧中国社会学的主要差异

其一是重建后的社会学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5acce8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