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政治手抄报内容

2024-01-22 04:48: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制政治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
抄报,法制,政治,内容

法制政治手抄报内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3、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是健康前提。

4、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5、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家园。 6、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7、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8、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9、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0、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图一 图二 图三

一自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目标

自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追求,是人类价值追求中最富有魅力的价值理想。自由是指人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获得解放,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的外在尺度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进步状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自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和最高理想的有机统一,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1.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和追求自由。《论语》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言论,表达了孔子对自由的一种理解或规定。《逍遥游》等名篇表达了道家对自由的体认和追求。在古希腊,自由指不受奴役的权利和状态,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的独立。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但自由始终是广大民众的渴望。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以免于奴役、免于恐惧、免于伤害,并且在不懈的追求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也不断丰富了自由的内涵。许多人把自由置于价值序列的顶端,“不自由,毋宁死“,正是表达了执著追求自由的义无反顾的精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奋斗史。


2.自由是人的本质。“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它表现为普遍权利”。自由是相对于限制和束缚而言的,表现为对限制人自由发展的束缚的理性超越。人是一种能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解放的存在物。人的能力的提高和自由的实现都是实践的结果。自由意味着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身世界的种种限制和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二平等是社会主义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

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体现了人性的关爱本质。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如果说自由是人的生存发展权利,那么平等是指人和人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和同等权利,而且享有同等的尊严和自由。

1.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平等观念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和阶级内容。自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剥削和奴役造成的严重不平等激发了人们对平等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各无寡,安无倾”,表达了追求公平、均等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公元前一世纪小亚细亚的奴隶起义,提出过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没有奴隶也没有主人的“太阳国”的平等理想。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提出过“均分富,等贵贱”的主张。

“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和政治要求,平等是拉开现代社会序幕的一系列重大革命的产儿”。 2.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社会的进步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曾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在反对封建特权和专制统治中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大量增加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主义始终把实现社会平等作为最重要的价值目标,追求和坚持以平等为特征的公平主义。恩格斯认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生存资料占有的不平等,进而决定人在地位、权力、生活水准等方面的不平等。平等始终与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发展相关联,与一定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结构密切相连。任何一个阶级的平等要求都是一定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阶级利益的反映。资产阶级把平等理解为“消灭阶级特权”,无产阶级则把平等理解为“消灭阶级本身”。

3.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最高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消费产品上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还包含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实质平等。按需分配的平等可以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6774e4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