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社会学

2023-01-29 17: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种族社会学》,欢迎阅读!
社会学,种族

种族社会学

种族社会学研究种族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种族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不同种族的文化类型、文化结构及其生成机制;种族意识与种族关系;种族歧视与种族矛盾;种族问题的社会现状和社会根源;种族政策与社会态度;少数人种集团的社会地位;种族集团间的冲突和斗争;种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等。

人种:亦称“种族”。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血型等)的人群。也可当作一个在同一种群内基因结构上有所区别的生息在一起的群体。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根据这些特征,全世界人类可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各人种之间,在形态上和血型频率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也有主要根据肤色特征,把人类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等。

种族主义:夸大种族差异,鼓吹种族歧视的理论。把人类不同种族差异视为种族优劣的根源,把人类分成“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认为前者应统治后者。主张繁殖“优种”,淘汰“劣种”,以确保“优等种族”的统治地位。现代种族主义的鼻祖是法国戈宾诺(Joseph Arthur de Gobineau,18161882)

种族岐视:以肤色、体貌等生物学特征歧视和迫害其他种族的观念和行为。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种族歧视现象。

种族隔离:某些国家依据种族歧视原则设立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大体分两种:(1)“制度隔离”或“人身隔离”,即在社会生活领域,通过建立各种族的平行机关和有色人种的专门部门所实行的分离,如禁止有色人种和白色人种同读一个学校、同住一个房间、同葬一一个墓地等。(2)“地域隔离”,即对一定种族在指定地域所实行的分离,如建立保留地、黑人区、犹太区等。《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认定种族隔离是危害人类的罪行,应予禁止和惩治。

种族意识:亦称种族感。人们对于自己出身的种族集团、文化或故乡的忠诚情绪。在政治分化和种族分化同时发生时,这种情绪在集体动员中起重要作用。种族意识与种族主义密切相关。

种族认同:属于特定族体的自我意识或身份。对个人而言,种族身份是与生俱来的,终身保持的。认同则是在社会化或濡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表现为成员间有共同的情感和意识,彼此都意识到了大家分享同一套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并能自觉地保持这种一致性。与外界的接触加强了族群认同,当群体与外界发生冲突或受到其他外来压力时,这种认同会表现得更加强烈。族群认同是族群内聚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有助于族群的稳定及传统文化的保持与继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71b48d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