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翻译赏析

2022-12-21 23:1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刘郎,减字木兰花,赏析,翻译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前言】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是南宋朱敦儒所作词。上片词写得疏淡典雅;但下片词作趋于意境苍凉,风格悲壮。作者以刘郎自比,听琵琶而沉醉,泪沾衣衫,但他并非为自己的沦落感喟,而是痛心于故国的山河破碎而又无力回天。读来令人痛心疚首,回肠荡气。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此词牌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②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因战乱而流浪南方,故以刘郎自比。

③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句。这句是说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

④重院:深院。

⑤谢家:《世说新语·言语》载人称谢家子弟“譬如芝兰玉树”。又载谢安侄女谢道韫才华故事。唐李德裕镇守浙西,因悼念亡妓谢秋娘而撰《谢秋娘》。后人以谢娘代称才艺女子。李贺《恼公》:“春迟王子态,莺啭谢娘慵。”

⑥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说自己象白居易那样听琵琶后落泪伤心。

⑦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说面对落日映照下的大地山河,想到国破家亡,不禁感慨万端。


⑧落照:落日。 【翻译】

经历了长期的颠沛流离,如今我已老去,花月繁华早就引不起我的兴致,管他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绽放。还是去听听琵琶吧,就来到了莺啼花红的深院,寻找善弹琵琶的歌伎。

一曲方终,我已沉醉,涕泪交流,就如当年的白居易一样沾湿了衣衫。千万里东风浩荡,破碎的河山被如血的残阳映照,我不禁感慨万端。

【赏析】

朱敦儒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一反以往其词平易流畅,少用典故的特点,在短短的四十四个字中连用三典。“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开篇两句便含着两个典故,中唐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再游玄都观》诗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句。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二句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桃花与笑的关系。作者截去“春风”二字,与“老”字押韵。刘禹锡两度被贬,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观时,已五十六岁,进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刘郎”自拟。“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刘郎”有关,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以前,在洛阳过着才子词人浪漫疏放的生活,从他的一首《鹧鸪天》词中就可以看出:“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由于金人鼙鼓动地来,才惊破了他的佳人诗酒梦。国亡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衰老了。“桃花”没有变,“依旧笑”;而词人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尽管南宋统治者还在“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朱敦儒却对过去“佳人挽袖”,醉写新词的.生活已经没有那种闲情逸兴了,所以他“不管桃花依旧笑”。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干,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他也想听听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8d8ec3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