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读教材

2022-03-20 10:58: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研读教材》,欢迎阅读!
研读,教材,如何

如何研读地理教材

高一地理组 马婷

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新教材给广大教师所呈现的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所吸引。然而,当我们用心去翻阅教材时,不难发现,教材的很多内容精而少,只见相应的主题图、几句对话、几个问题等。从而可以,全新的教材蕴涵了全新的理念。过去那种教材是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力图把每一道题都演绎得淋漓尽致的现象显然不合时宜了。新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那么怎样使用好这个工具呢?这就需要每个教师认真去研读、去揣摸。

一、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1、明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课改实验教师,只有首先从客观上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达到高屋建瓴的境界。 2、明确每册教材应该达成的目标。对每册教材的整体架构和主要知识板块,课改实验教师必须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时间分配和重点处理上有的放矢,科学合理。 3、明确每个单元应达成的教学目标。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必须清楚明白,并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 4、明确每节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把每一课、每一幅图中蕴涵的教学因素都发掘出来,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备课。

二、研读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驭自由。如: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当然,这也不是说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并注意教材体现的几个特点。 1、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 实验教材的编者费了很多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觅社会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了具有特定社会信息的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2、注意教材体现的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新教材的内容编排非常注意体现“社会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教材的延伸与拓展。 3重视教材提供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通过社会活动,掌握基本的


社会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地理位置”这一知识教学中,可以把书上的地形地貌的画面放回到实际中来,先把教室模拟成地理环境,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排数以及座位号的排列规律,为下面找位置的实践活动做准备。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后,活动开始,学生每人的座位号代表某个地理位置,允许有困难的学生与同伴交流,这时候,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4、注重拓展其他学科资源的联系 社会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 新教材真正体现了标准的理念,在编排设计上体现了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改进空间,并提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deb4e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